本书收录平步青存世未刊稿抄本文献,平步青以传承浙东学派为己任,尤重史学。虽亦有经学著述,然究非所长。道咸以来,理学中兴,然平步青仍是朴学学风,喜校勘,著书极为丰富,然基本未流传于世。由于历史原因,现存的平步青著述稿抄本主要分成2部分,一部分藏于浙江图书馆,一部分藏于国家图书馆。此外,还有一种是别人写给平步青的信札,藏于
本书收录朱骏声存世未刊之稿抄本著作,经史子集各有涉猎,内容丰富。朱骏声生平著述宏富,大小著作逾一百二十种。生前已刊数种,其子孔彰与孙师辙编校遗书,刊行二十余种。骏声以经小学着闻于世,《说文通训定声》尤为世推尊,与段玉裁、桂馥、王筠并称有清《说文》四大家。朱骏声起于吴派、皖派之后,学兼二派,有意为一世通儒,主于贯通,重于
王宗沐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宦海沉浮四十余年,仕学兼融,才长经济,为官清正廉洁,政绩卓著,以经世思想躬亲实践,于文化教育、水利交通等皆有贡献。而作为浙中王学之后劲,其著述颇丰,体例多样,如《江西省大志》《宋元资治通鉴》《朱子大全私钞》《象山粹言》等。编校整理王宗沐文献,对于深入考察王宗沐及阳明后学等相关研究,具有重
《章太炎全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编,王仲荦、姜亮夫、徐复、章念驰、王宁、马勇等整理。包含章太炎一生的著作、书信、演讲、谈话、翻译、年谱等共计660余万字,涉及经学、文字音韵学、诸子学、西学、医学等各个领域,全面呈现章太炎治学论政之面貌。作为中国近代顶尖的学者,章太炎在哲学、历史、文学、医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精深、独到的研
本项目为《全宋文》未录的宋人遗文的古籍整理著作,辑自金石法帖拓本、地方志、文津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以及各地新出土的石刻文献、道藏、族谱等文献。其中包括整部宋人文集中的文章部分如葛洪的《蟠室老人文集》,《全宋文》已收宋人文集之不同版本中多出的文章如欧阳修文集的南宋后出版本、周敦颐文集的宋刻
姚华(1876-1930),近代著名篆刻家、藏书家。贵州贵阳人,字重光,号茫父,又署莲花庵主。清光绪进士。精诗文词曲、碑版古器及考据音韵之学,世人称其诗书画三絶,与陈寅生、张樾丞三人并称“近代刻铜三大家”,书法紧峭有力,尤善蝇头小楷,点画精严。本次所收著作均为姚氏代表性作品,较全面地反映了姚华治学各个方面的成就,尤其注
胡思敬(1870-1922)字漱唐,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次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胡思敬一生恪守儒家政治伦理,在其政治主张无法实现时,投身传统文化事业,著书立说,以藏书、著书、刻书为志业。该选题为影印图书,所用底本均已去的出版版权。
本书内容讲述:高攀龙(1562年-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南直隶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着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万历二十年(1592年)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高攀龙上
本书为《牛津通识读本·第六辑》,包括牛津通识读本丛书中最新出版的20个品种,即《法语文学》《免疫系统》《微观经济学》《传染病》《银行学》《湖泊》《希腊化时代》《景观设计学》《拜占庭》《知识》《神圣罗马帝国》《司法心理学》《环境伦理学》《大流行病》《发展》《美国革命》《亚历山大大帝》《农业》《元素周期表》《气候》。本丛书
《唐宋丛书》是钟人杰、张遂辰合编,所收书虽以唐宋之书为主,但补录汉魏书20种,其下分经翼、别史、子余、载籍四类。《唐宋丛书》有两种本传世,一繁本,一简本,二本互异之书多达20余种。繁本收编全帙为主,据目录所载有88种,实际收书为90种,其中二种目录缺载。此外《异林》一书,总括四种书,若采计之,则有93种之多。另一为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