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四部丛刊》再版,广搜博采,汇辑清修四库采录之书、列为存目之书、军机处奏明毁弃之书、未见未收之书,按清修四库时处理方式,每一编编为四个既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的子库,四个子库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系列,展现清修四库的全貌;分开来各自独立,显示清修四库的不同侧面。《四部丛刊》共收录历代典籍9000种,采用宋元明清民国及外国各
宋育仁先生被誉为四川历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重庆维新运动倡导者。为使更多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利用宋育仁先生的著作,本书收集了宋育仁的相关作品,本书所收文献分“《国学月刊》外的宋育仁著述”和“《国学月刊》中的宋育仁著述”两大类,如此分类,主要着眼于以下考虑:《国学月刊》是宋育仁晚年与四川国学会同仁主编的刊物,其中宋育
《现存湖北著作总录(套装上中下册)》收录历代湖北籍人以各种撰述方式写成的书籍及历代记述湖北的典籍,其现藏处所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海外有关国家。 《现存湖北著作总录(套装全3册)》包括书名、著者、版本、附注、稽核诸项。全书包括序、前言、编例、正文、索引等。
所谓“四部”,即按我国传统分类法,将所有的书分成经史子集四大门类,“丛刊”即今天通常所说的丛书。说得具体些,《四部丛刊》是一部集中各方面必读书、必备书的小型《四库全书》。从1922年起,到抗战爆发为止,《四部丛刊》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共出了初编、续编、三编,实共502种,分装成3100多册,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我国新出的
《老牛堂藏珍本文化史料丛书》由王春瑜老师根据其私人珍藏的明清及民国的稀见史料整理而成。该套丛书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医学类、教育类、传记类等图书,可以为对这类题材的古籍珍本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很好的参考。
亨利•考狄所著《中国学书目》,将汉学发轫时期至1924年的汉学研究论著目录全部收入,为汉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极为方便的论著检索向导。包括用各种欧洲语言写成有关中国的专著和文章,甚至小启事和书评,不论在何地出版,差不多尽数囊括。此书1880年获法兰西铭文与美文学院斯坦尼斯拉斯•儒莲奖,为西方汉学领域之名
《子海珍本编》日本卷,包含150余种日本藏子部书汉籍,按馆藏地分为内阁文库、蓬左文库、宫内厅、静嘉堂文库、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及早稻田大学等六编,共32册。本编为静嘉堂文库所藏子部汉籍,包括《枫山语录》等。
《子海珍本编》日本卷,包含150余种日本藏子部书汉籍,按馆藏地分为内阁文库、蓬左文库、宫内厅、静嘉堂文库、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及早稻田大学等六编,共32册。本编为国会图书馆所藏子部汉籍,包括《江南经略》等。
《新中华》半月刊创刊于1933年1月10日,至1951年12月停刊,共出版14卷,每年一卷,以时事政治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在它的发刊词中开宗明义强调说:“本志定名为《新中华》,冀其对于‘现代的中国’有所贡献,故敢揭橥‘灌输时代知识,发扬民族精神’之两义,以为主旨”。该刊由周宪文、钱歌川、倪文宙等编辑。在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
古籍整理。荥阳孙氏是当地的望族,曾有父子双翰林,一门三进士之誉。孙钦昂字子定,号师竹,咸丰六年进士及第,被钦点为翰林院编修,后多年在福建做官,官居二品。著有《映雪斋集》四卷。本次即据此本整理,并辑录有关孙钦昂的其他文字作为附录,以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