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月刊》是龍榆生先生繼《詞學季刊》之後主編的一份側重於詩詞創作和研究的學術期刊。一九四〇年十二月由同聲社在南京創刊,一九四五年七月停刊,歷時五年,共出版四卷三十九期。龍榆生(一九〇二—一九六六),名沐勳,字榆生,號忍寒、籜公,晚年以字行,曾以“風雨龍吟室”命名書齋。江西萬載人。先後任教於暨南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
《四部丛刊四编》是由于1937年日军入侵上海(八一三事变),造成上海商务印书馆损毁,编辑人员转移香港,出版《四编》的计划搁浅。八十年后,由国家图书馆原发展研究院院长李致忠先生为主编,著名学者周心慧、陈红彦、翁连溪、柳和城、于华刚为编委续出四编,此书以张元济先生所订书目为依据,由著名学者柳和城先生考证出祥目,张元济先生之
本书所收皆清蒋光绪所编或所撰著作。《别下斋丛书》,蒋光煦编,收前代及同代人著作,多词学专著。《涉梓旧闻》,蒋光煦编,是《别下斋丛书》的续编,主要收金石考订和金石之作,校勘较精。《东湖丛记》,蒋光煦撰,为其读书笔记,皆记其所见异书秘籍,而金石文字亦附见。《别下斋书画录》,蒋光煦撰,许光治校,管廷芬辑并作序,著录宋至清名家
此为“著名图书馆藏稀见书目题跋丛刊”第一种,收录福建省图书馆馆藏稀见书目、题跋、金石目录,均为首次公开出版,既有公藏藏书目录,如《福建鳌峰书院藏书目录》,又有私家的藏书目录,如林则徐的《林少穆先生云左山房书目》、杨浚的《冠悔堂书目》、陈宝琛的《闽县螺陈氏赐书楼书目》、陈寿祺的《陈朴园藏书目录》、郑杰的《注韩居书目》,又
本书是对民国时期山东出版报纸和期刊的简要介绍,每种报刊都配有图片介绍,以给读者直观的了解。本书收录了山东省图书馆和青岛市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山东出版的中文期刊、报纸四百余种,其中既包括正式出版物,又包括内部出版物,既包括综合性文献,亦包括专业性文献,既收录抗日根据地的珍贵历史文献,亦收录国民政府出版物,还收录伪政权、伪组
本书收录了国家图书馆藏的民国及以前保存下来的佛道书目54种,其中佛教45种,道教9种。国家图书馆所藏的佛道书目基本涵盖了至今存世的佛道书目,这批书目至今未全面集中出版过,这些书目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书收录现藏于美国汉庭顿图书馆的《永乐大典》第一○二七○和一○二七一卷,这两卷为“纸”字韵下的“子”字卷。卷一○二七○《教世子》及卷一○二七一《文王世子篇》,其内容主要记录明代皇室的礼仪规范,讲述了皇室家族应当怎样教育太子,大量引用了《礼记》等十三部文献。
清代是经学的集大成时代,《清经解》正续编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清代的经学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两部《经解》并未完备地包含所有的重要著作,其中不乏一流水平的著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学术缺憾。《清经解四编》是继本社出版的《清经解三编》之后,进一步网罗有清一代的重要经学著作,选取收录50种,选择原始佳善的底本分14册影印出版
清经解全编·清经解三编
*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JP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学十三经》占有重要地位。《国学十三经》是儒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