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一得(1749-1836),名苕旉,号小艮,派名一得,别号懒云子。世代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望族。闵一得晚年主持金盖山道教事务,著书立说,其关于道教养生学的著作汇集为《古书隐楼藏书》,收录道教养生学专著三十余种,有清光绪刻本、民国刻本等。本次影印出版《古书隐楼藏书汇编》,收录《古书隐楼藏书》光绪版、民国版,并
《大正藏》全称《大正新修大藏经》,以《再刻高丽藏》为底本修订时参考《开宝藏》《契丹藏》整合而成,全藏100册,分正藏55册,续藏30册,别藏15册。总目收入中国历代各版藏经目录和日本各寺院所藏的写本和刻本藏经目录以及大正藏勘同录,大正藏总目录,总索引,译著目录等77种,为比较实用的版本,搜罗广泛,排版清晰学术性较强,利
《洪武南藏》又称《初刻南藏》,是明朝四部大藏经中最初版本,始刻于明洪武五年南京蒋山寺完成于洪武三十一年,存于天喜寺。全藏点校严谨,刻工精良,千字文编次,天字到鱼字,1600部7000多卷,相对于宋版《碛砂藏》多收入了禅教诸宗的语录著述,更加完美。同时开启了后来刻藏的方向,在中国大藏经雕刻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永
本书79函,9500多页。这些文献横跨吐蕃王朝至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其中释迦牟尼本生传1函,人物传记60函,世系史2函,天文历法1函,教法史4函,诗学3函,教言1函,道歌1函,医学1函,其他类5函。全书以全彩影印的形式出版,真实再现文献原貌。这些文献是探索和研究藏族古代哲学思想、历史文化、社会状况、科技发展、文字演变等内
该稿是一部雕刻有众多精美插图的木刻本《般若八千颂》图像集。其插图以印度佛教史及藏传佛教史上的各类人物为主,体系之纷繁、数量之众多,在西藏雕版印刷史上也属首屈一指。书中对《般若八千颂》的版本源流、出版人及其刊刻缘起、图像内容及插图历史等进行介绍。正文部分,分为首尊神、十方佛等35个类别对所有图像进行分类介绍,每一个图像有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批准号:14ZDB118)的终成果。本书选取1901年以来的道家与道教类研究著作近2000部,一一撰写提要,是迄今为止部关于百年来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的提要总集。本书为每部著作所撰写的提要既有出版时间、版次等具体信息的准确著录,也有对作者个人生平的扼要
基督教青年会是全球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宗教性社会团体,目前遍布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历史,是一部承载着基督教青年会历史文化、服务理念、发展进步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宗教界服务社会、关爱人群的历史,更是一部基督教青年会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史。所以
佛界瑰宝,重现 《〈碛砂藏〉经眼录》存卷图录重磅问世 宋元百余年巨制,再现佛界珍籍 《碛砂藏》是宋元时期刻印的一部大型佛教典籍,辑录了两晋至宋佛教典籍1521种6362卷,因刻印在南宋平江府陈湖碛砂延圣院(在今江苏吴县)而名。 目前已知早的刻经年始于南宋嘉定九年(1216),由僧人向私人劝募集资刻印,除因寺院火灾和南
《天慧彻禅师语录》共两卷,主要收录天慧彻禅师于雍正十一年至十三年住持崇恩寺、圣月寺、高旻寺,乾隆五年住锡资福寺,乾隆六年住锡崇福寺时,升座法语,斋堂敷座、祝香文,元旦中秋诸节庆、先祖诞辰忌辰、禅七、坛场与徒众所参法语、话头,各种场所的问答与开示,等等。
本辑包括嘉庆版《道藏辑要》与光绪版《重刊道藏辑要》。《道藏辑要》是清代编纂的一部重要的道教经籍丛书,对保存和传播道教文化起过重要的作用。该书作者蒋元庭从明版《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中精选出道书二百多种,又搜集两种《道藏》失收和出版以后新出的道书七十九种,汇集成书,按二十八宿字号分为二十八集,每一集又分为一到十册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