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壁记是一种题刻在官衙署廨的记体文章,它以官府厅堂墙壁上的石、木为载体,记述官府设置的由来、现状,历任官员的姓名、政绩、功过等内容,以期实现规劝讽谏后任官员的作用。唐宋两代是厅壁记发展的鼎盛时期,本书稿正是对这一时期厅壁记的汇集整理,全书收录唐宋厅壁记五百余篇,依人系文,并加以点校。唐宋两代是厅壁记发展的鼎盛时期,但长
清代官方编纂方略是开创了历史先河创举。每当战争结束以后,必设方略馆,由大学士领衔,会集翰苑人员,将此次战役的上谕奏章调集,按年排比、汇编成书,详其始末,其目的有二,一是炫耀武功,宣示国威。二是总结经验,以为今后办事准则,使后人有所遵循。这种方略大部分史料详备,胜过《实录》和《起居注》价值极高。但当时刊行印数极少。清一代
《四川省政府公报》对民国时的四川进行了全景式的摄录,通过特殊的文体和特殊的角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几十年间四川地域各方面的变化,既是研究四川一地的重要地方文献,也是研究中国抗战的重要文献。可以说,一部《四川省政府公报》,不仅是一部四川民国史,还是一部四川抗战史。《四川省政府公报》每期内容大致分为:法规、委任状、民政、财政
本书为满铁农村调查(原出版于20世纪50年代,书名为满体铁惯性调查)丛书的第六册,。20世纪上半叶,日本在对华扩张中,以满州铁道株式会社为依托开展对中国农村的大规模调查,持续时间长达四十多年,形成著名的“满铁调查”。本丛书选择了与农村相关的材料进行整理,计划出版50卷,每卷不超过100万字。此书由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日
本书是在前三编收录资料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社会调查资料的深入挖掘和整理,主要收录1920—1945年间各类调查文献近百种,其内容主要有:社会概况调查,农村和农民调查,教育调查,民族及风俗调查,人口调查,其他调查和社会调查理论。收录的资料中既有图书,也有从各种期刊中爬梳的调查文章,既有国人对中国国情的调查研究,也有日伪机
清代乡试是省一级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是科举考试过程中竞争最为激烈、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级考试。清代的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顺天府)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在八月,因此称为“桂榜”。乡试是明清两朝基层选拔人才的
本书从初创到休刊起止时间为1931年1月-1939年5月,其中有部分期数缺失,共约11000页(4开)。该报纸每期八版,其中广告约占3/8.《济川公报》初创时是四川地方军事首领刘湘所部国军21军的机关报,以报道军事及地方政务消息为主,1936年后,该报改组定位为四川省政府的机关报,以领导国民抗日而摇旗呐喊为己任,是当时
本书收录西南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藏有关民国乡村建设文献88种。本书所收文献编排为乡村调查报告、乡村建设实施、乡村自治、乡村合作组织、乡村建设专著、乡村建设期刊六部分,全书约65册,16开,精装,影印出版。
本书以影印方式,汇辑抗战时期关于大后方经济社会生活的资料文献300余种,内容可以分为:(一)经济社会概况,包括社会全貌、经济概况、地方概况等;(二)资源调查,包括地质矿藏、水利水道、森林土地、特产资源等;(三)农村调查,包括农村概况、地政徭役等;(四)农业调查,包括耕地垦殖、农田水利、部门经济及农业技术等;(五)工业调
《宋代职官通考》是“宋学”资深专家李之亮教授耗时二十余年编撰的一部大型工具书,全书共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宋代京朝官通考》,较为详尽地记录了上起宰相、下至在朝廷供职的主要官员任免去留实况,第二部分为《宋代路分官通考》,编排辑录了两宋时期设在中央之下、州郡之上的各路分官员及类路分官员(如发运司、提举市舶司、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