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娘文集,收入了梅娘生前所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本文集一共有9卷外加一册附录,分别收入了其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翻译作品及书信。梅娘(1916-2013),原名孙嘉瑞,吉林长春人。从1936年5月20日在长春发表小说《母亲》、散文《花弄影》,到2013年的《企盼、渴望》在北京面世,她执笔为文近80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本书收录了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书信、文艺理论、古籍研究及译作等,全面展现鲁迅的作品风貌。
舒群全集(1-8卷)
本书是王禹偁自己编订并作序的诗文集,共三十卷,包括赋二卷,诗十一卷,文十七卷。涉及诗、赋、杂文、序、表、碑志等体裁,内容多反映现实、讽刺教化。该书今天可以考知详情并有残本传世的是宋绍兴十七年(1147)黄州刊本《王黄州小畜集》,此本残存卷十二至二十四,余配吕无党吾研斋抄本。有黄丕烈跋,海虞瞿氏藏,收入《四部丛刊初编》中
本书收集了十多种汉代以后家族性文学总集,包括《三傅集》《陆士衡文集》《陆士龙文集》《范文正公宣公全集》《萧梁文苑》等。本套书是研究我国历史上家族文化的一手资料,也是研究地方史志的重要资料。对挖掘家风文化史料和研究各地家风传承来说,是重要的文献。本书作为影印书出版,其底本完好清晰,价值不菲。本书是汉至宋代家族文学和家族文
本书第一辑主要收录巴蜀近代文学家吴之英、张问陶、彭芸生、何振义等二十余位巴蜀学者的诗文集著作,如吴之英《寿栎庐文集》《寿栎庐诗集》、张问陶《船山诗草》、苏鹤亭《鹤亭诗选》、徐子休《霁园诗钞》、张尚贤《尚贤遗稿》等,这为从事相关研究提供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苏辙撰有《诗集传》二十卷、《春秋集解》十二卷、《老子解》二卷、《古史》六十卷,另文集中还有《孟子解》《论语拾遗》《历代论》诸种。苏辙之学术著述影响颇大,后代刊刻亦勤,故版本不少。苏辙的诗文主要收录在其《栾城集》中,《栾城集》成书后流传颇广,后世刊刻亦频,今存尚有宋刻递修本、明嘉靖二十年蜀藩刻本,明活字本、清文渊阁《四库
苏洵著作以《嘉祐集》为最集中而尤显者,今传有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二十卷本等不同传本。十二卷本者,宋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吴炎刻《东莱标注老泉先生文集》(《新校正老泉先生文集》)。十三卷本者,明凌蒙初朱墨套印本《苏老泉文集》。十四卷者,明刊巾箱本《苏老泉嘉祐集》。十五卷本者,自宋代始,明清通行,有宋刊《
曹禺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与鲁迅等名家比肩,被列入鲁郭茅巴老曹六大家之一。一直以来,没有一套编校水平与其地位相匹配的全集出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联合高校重量级学者团队,历时六年,打造一套传世《曹禺全集》。共十一卷:一到七卷收录了曹禺创作、翻译的剧本二十种,部分剧本收录了改动极大的不同版本作为附录
阎肃称得上是德艺双馨的一代大家,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他给世人留下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本书收集整理了阎肃的词作集(上下两卷)、剧作集——歌剧卷(上下两卷)、剧作集、京剧卷、文集和音像制品集等共10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