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宫藏“别辑”之籍,均为第一历史档案馆所收藏之稀见珍藏文献。其中包括《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十六日戊寅望月食图》、《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丁亥朔日食图》、《鬼趣图》、《清代京杭运河全图》、《密码本》、《盛京宝谱》、《御制冰嬉赋》、《晋僧肇法师论》、《淳化阁帖》、《至正条格》等。
本书收录现藏于英国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的《永乐大典》,共计十九册三十一卷,即卷八百七至八百八、一千三十六至一千三十七、五千二百四十四至五千二百四十五等,全部仿真影印出版。本册为《永乐大典》(全十九册)之目录。
《国家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套装共13册)/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系国家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馆藏民国以前的古籍十三万余种,刻本、活字本、抄本、稿本等皆在收录之列。记录项目包括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版本、册数、存卷等内容,并编制书名笔画索引,以便检索。
本书据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原大仿真影印,共计一册三卷,即卷7078—7080,内容是唐宪宗十二、十三、十四。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全书凡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分装一万零九十五册,存有永乐正本、嘉靖副本两部。但正本的下落,虽有种种猜测,至今未见片纸只字,所谈《永乐大典》,
《大辞海》是一部特大型综合性词典。按照学科分类编排,共38卷(42册),分别是:语词、哲学、宗教、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军事、经济、管理学、民族、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文物考古、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教育、体育、语言学、文化新闻出版、数理化力
缩微技术是一种利用摄影技术,将记载文字、图表、影像信息的媒介缩小拍摄在感光胶片上,然后通过显影、定影、拷贝等工艺制作成胶卷或胶片的技术,是*早用于文献抢救和保护的方法之一。我国开展缩微技术抢救珍贵文献的时间*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经中美双方协调,分别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国立北平图书馆开展缩微拍摄,由中国向美国提供
本书为学术类图书。本书是对1910年以前中医有关外科学的古籍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和汇编。分设十八部六十四分部,按内容需要,分设题解、论说、综述、著录等纬目,反映了中医外科学的全貌和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文献研究和临床参考价值。
全书共含30册,为影印古籍,尽力展现原书原貌,选取域外汉文典籍中价值较高、品相较好者,以四拼一形式出版,从而嘉惠学林。全书所选汉籍主要来源于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的公立图书馆,如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国会图书馆、韩国庆北大学中央图书馆等。本丛书所收文献,计有69种,绝大部分为中国本,其中以文人文集为主。中国文集中,不仅有存世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一百九十九卷三十二冊,日本山井鼎撰,日本物觀補遺,日本享保十六年(清雍正九年)日本東都書林刻本。計《周易》十卷、《尚書》二十卷附《古文考》一卷、《毛詩》二十卷、《左傳》六十卷、《禮記》六十三卷、《論語》十卷、《孝經》一卷、《孟子》十四卷。這部校勘學上的巨著,乃是《十三經注疏》校勘史上的開山之作,它在
《中国古籍珍本丛刊·西南大学图书馆卷》为《中国古籍珍本丛刊》丛书系列的第5种。本书选取西南大学图书馆藏珍本古籍,多为清代刻本和抄本。全书按照经史子集分类,既有名家点评的经史刻本,也包括四川等地的方志、名人的日记等,还有一些颇为珍贵的戏曲抄本。本书为方志、古文研究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