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尽量广泛、全面地搜集海内外所留存的陈望道先生手稿,将这些手稿以彩色影印的方式编纂成书,分为上、下两册。目前已基本完成手稿搜集工作,总量约为800张。在此基础上,将此约800张手稿分门别类加以整理,拟分为"题辞手稿"、"书信稿"、"学术研究手稿"(主要包括"修辞学讲义"手稿誊印稿、"中国文法研究"手稿、"修辞学科补充
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汉字学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研究《说文解字》的学问被称为说文学。说文学著作大多经整理刊布,并形成了大致的研究体系,包括通论、版本研究、文本研究、部首研究、六书研究、说文学史研究。《上海图书馆藏清人说文研究稿抄本丛刊》遴选说文学方面的清人未刊重要著作14种,包括《说文考异三编》《说文段注集解》《说文杂
王平教授为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字传播与应用,海外汉字文化,中外汉文古辞书数字化等。韩国传世汉文辞书是对历史上韩国学者自编的汉文韵书、字典、词典和字谱等工具书的统称。《韩国传世汉文辞书集成》是一部体现中国学者视角和编辑思路,反映韩国汉文辞书发展脉络、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多卷本大型资料汇
字书是以解释汉字形体为主,兼及音义的书,是研究语言文字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汉字历史悠久始终是以一个个单个的形体代表一个词或代表一个语素,但形体的写法随世而有演变。由商、周的古文字发展为篆书,因篆书不便书写而又有隶书、草书、行书、真书,因此研究字形和根据字形以考证音义的字书很多,本书收录字书66种,对研究古代汉语演变和
《敦煌俗字典》(第二版)收录敦煌俗字2万余条,采用高清扫描的方式,对敦煌文献中的俗字逐一进行考释,指出俗字的源流。《敦煌俗字典》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以下定义的方式给俗字及其敦煌俗字作出了严密的定义;二、强调了敦煌俗字自成体系、并非“讹火”遍布的观点;三、首次以大量扫描切割敦煌写本真迹的方式编著敦煌俗字研究的著作;
本书是以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近现代汉语辞源数据库为基础,爬梳中国近现代时期具有代表性的780多种文献(包括鸦片战争后至民国时期的学术著作、科技刊物、专科词典等)汇编而成。主要收录1840年至1949年间汉语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词语和少量本族新词,包括语词类、历史文化类、科学技术类词汇,总约43000余条。本书以现代汉语通
采用说词义、注字音、附考的形式收录四川方言俗语560余条,反映了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面貌,亦是研究其的有效材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地之方言俗语著作。此本乃据李调元《函海》本所刻,后为刘咸炘所藏,具有地方文献特色。李实(约1596-约1674),字如石,号镜庵,四川遂宁人,崇祯十六年进士,官长洲(今苏州)县令,清初辞官著
面对类型繁多、呈开放性体系的文字材料,如何实现各种关系的有效表达,一直是困扰出版者和阅读者的问题。完整的秦系、两汉及六朝字形谱系呈现,应全面揭示秦汉六朝汉字演毙即针对汉字隶变以来繁多“开放性”出土文字材料的调查处理、进行符合汉字发展史实际的字形发展演变綫索的复原清理;依靠数据库系统来实现关于汉字隶变复杂现象的文献、语言
如皋话为中国方言的一种,如皋方言属江淮官话泰如片。《如皋话地图》对如皋方言分布点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并有系统的理论梳理,对于从事方言研究,特别是方言比较研究的学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