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彝文珍稀善本集成”丛书是对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彝族文献进行整理,选取其中内容比较独特的卷本,为了更好体现原本的效果,兼顾读者阅读体验,进行高保真扫描后影印,尽可能的还原古籍本色。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这些珍贵的彝族文献记载了我国彝族古代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
《辽夏金元著述总目(套装1-5册)》共收录辽、西夏、金、元时期可考及佚名作者七千八百余人,着述一万七千余条。其间参考了迄今为止所能查询到的几乎所有相关文献,凡记载中符合着录条件者均据立目,但旧目着录经考证系误题者则径自弃之。凡可考作者咸于第1条后附以小传,简介其字号、籍贯、生卒、仕履等,所用材料皆源于《志》《传》所载。
20世纪是中外学者以现代学术视野和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时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文献目录能够如实地总结、反映着一国一家一专业的学术成果、学术水平与活跃状态。本《总目》从文献学角度着眼,全面系统地考察总结上个世纪(19012000)所产生的这些宏富成果,以简目形式著录之。其中中文编著录约21万条
本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佛教文献目录。其作者为僧祐,故后人又简称为《僧祐录》《祐录》。僧祐于齐、梁间,凭借定林寺丰富的经藏,在道安《综理众经目录》(又称《道安录》《安录》)的基础上,“订正经译”,撰成《出三藏记集》。《出三藏记集》共15卷,包括4部分。全书辑录了东汉至南朝梁代诸多佛教文献,保存了东晋道安的《综理众经目录》的
《影印日本足利学校藏国宝及珍稀汉籍十四种》为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立项资助项目。足利学校是日本最古老的学校,被定为日本国家文化遗产。设立于1903年的足利学校遗迹图书馆,以收藏保存大量和汉珍贵古籍文献而闻名于世。《影印日本足利学校藏国宝及珍稀汉籍十四种》获得足利学校慨允,将足利学校所藏国宝汉籍及其他珍稀汉籍14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