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收藏的契约文书,年代从明代嘉靖时期开始到民国时期止,包括南岭民族走廊地区村落农户家中保存的民间文书和当地民间文物爱好收藏的民间文书,覆盖南岭山脉的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等核心区域,内容涉及土地、赋役、商业、宗族、教育、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民间契约文书。
本册为民事卷,内容包含人格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物权、民事合同、劳动争议、人事争议、侵权责任等。
《协调制度》被称为国家贸易的“标准语言”,每4~6年修订一次,迄今已经过5次修订,2017版是第5次修订,2022年版是继2017年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海关总署征管司以新修订的《协调制度注释》为基础,同步编译出版该书,作为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法律依据。《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2022年版)》对我国海关和有关进出口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规汇编》(2021年版)宣传资料
梁慧星先生是我国著名民法学家,为中国民事立法和民法学做出过重要的贡献。本书选取梁慧星先生历年来的学术论文、学术报告、访谈等文章,编辑成书。全书共分十卷,其中,第一卷主要包括民法典编纂研究;第二卷为有关民法总则的立法评述;第三卷为有关物权法的立法评说;第四卷为有关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的立法评说;第五卷为
宋、辽、金、元时期,条约作为国家法律的补充和实施细则,在治理地方事务中广泛使用。明代和清代前期,条约成为地方立法的主要形式,颁行数量尤为众多,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管理的各个领域,是研究古代地方法制的珍贵资料。古代地方条约大多失传,编者历时多年,在检索一万七千余部古籍的基础上形成此成果。全书收入宋、元、明、清地方条约425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全面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问题的专门学术成果。研究缘起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时代命题。这一道路包含三层核心要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围绕这一课题,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现实化的新理论
本书是最高院研究室编写的权威民法典读物,按照我国民法典的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侵权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进行分册的设置,写作体例上采取逐条解读的形式进行每个分册的架构。每条体例为【法律条文】【条文释义】【案例适用】从立法背景和目的、条文含义、适用要点、法理基础等方面对条文进行逐条解读,并选取司法实践中的经典
中国法制通史共10册,内容包含了从夏商周时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法律制度,包括:1、夏商周;2、战国、秦汉;3、魏晋南北朝;4、隋唐;5、宋;6、元;7、明;8、清;9、清朝末年;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每一分册介绍不同时期的立法概况、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刑事法律、经济法律、司法制度等,在梳理中国法律制度发展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本会纪事、会员录、本会会则、常任评议员纪事、大会纪事、会计报告以及最近法令和解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