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由四卷组成的20世纪中国美学史。由于美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在20世纪初年才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建立起来,这部美学史,研究了作为现代学科的美学史。在这部书中,始终把处于中西对话中的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主线,同时,将美学史放在社会史、文化史和艺术史的大语境中来考察。这套书将系统总结一个世纪以来的美
本书作为影印稿,图片、文字基本清晰,内容全面、丰富,完整展现了原书风貌。今次出版此影印本,俾使研究者得以收藏、研习,以对古希腊哲学的研究有所助益。
斐洛是古代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犹太思想家、神学家、哲学家。在一个民族多样、文化多元的古代世界里,他将犹太教的教义与古希腊哲学学说融为一体,开辟了一条犹太教与希腊哲学相结合的道路,其思想在本质上是一种将哲学包容于神学的宗教思想,是一种高度哲学化的神学。斐洛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尽管他生活的年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但他的著述基
《玄奘全集》由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汉文大藏经研究院院长韩欣点校整理,全集共53册,约1900万字,纵观历史,“三藏法师”玄奘堪称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杰出代表。玄奘的西行,不仅加强了东西方的陆路联系,促进了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明的相互了解和融通,而且将大量佛教经典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宗教文化。《玄奘全集》由广西
《论语集注》广收博采,据统计,共征引古今三十五家之注。相较于以义理思想阐释为核心的《论语精义》,《论语集注》更重视解读经文本意。三十五家注中,包含汉魏以至唐宋各家之说。在各注家及注文的选取上,朱嘉真正做到了摒弃门户之见,博采兼收,凡善皆存;而对原注的去取留存,及各家注文编列次序,亦有其独特的考虑方式。《论语集注》是朱集
《孙正聿哲学文集》第一卷“哲学的目光”收录若干著作和论文,从总体上阐述对哲学的理解。本卷包括三部分内容:上篇“哲学的使命”,收入已发表和尚未发表的15篇发言和论文;中篇“哲学的视域”收入《哲学导论》一书中关于哲学主要领域的叙述,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书绪论部分的有关论述;下篇“哲学的问题”收入《哲学修养十五讲》中的八
《子藏》的编纂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的重大课题,具体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负责此工程的组织和实施。其将整合文科院系和古籍所、图书馆的力量,并联合海内外有关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进行《子藏》编纂出版工程。《子藏》收录的各子著作时间,则大致上截止到魏晋南北朝之末,因为这时期诸子百家的特点比较明显;而研究各子的著
本书是第一部研究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9年的思想通史著作,在诸多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全书分三卷:上卷,从鸦片战争前后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卷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840年后面对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中国人的应对及其结果;中卷,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古代艺术家曾创造过难以计数的经卷佛画,或绘制于绢帛、纸张,或契刻于枣梨,付梓于世,即便大量实物早已湮佚于历史长河,爰及当世,世界各大博物馆、图书馆或佛教寺院中,仍保存着数量可观的插图本佛经珍品,是宝贵的历史遗产。本书将经卷佛画作为佛教艺术的一个独立品类加以处理,讨论其定义、分类、功能、图文关系、佛画内容、图像格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