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学术杂志》,英文名为“TheJournalofTheAsiaticLearningSociety”,1921年8月创刊于上海,由孙德谦负责编辑,上海亚洲学术研究会印行,该刊作为学术类刊物,所刊文章在文体上多为研究论文,具体包括“论说”“专著”“文苑”“本会纪事”和“译稿”等栏目,《亚洲学术杂志》作为亚洲学术研究会
《天津商报画刊》于民国十九年(1930)七月创刊,创刊号第1卷第1期(1930年7月6日)名《天津商报图画周刊》,第1卷第13期(1930年)改名《天津商报图画半周刊》,第2卷第31期(1931年)改名为《天津商报画刊》,第18卷第27期(1936年)又改名为《天津商报每日画刊》,到第23卷第7期复改回《天津商报画刊》
《类书体育文献辑存》是一本关于古代体育活动的文献汇编。本书汇集由唐代至明清与体育活动相关的类书文献共七十六种,包括欧阳询《艺文类聚·军器部巧艺部》(宋刻本)、李昉《文苑英华·杂伎射博弈鼎剑》(明隆庆元年刻本)、林桢《联新事备诗学大成·卷二十(杂伎门)》(元刻本)、朱权《原始秘书·卷十》(明刻本)、宫梦仁《读书纪数略·武
近代中国报纸产生以来,副刊作为报纸的“另一半”(相对于报纸新闻或新闻版面而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大众媒介的文化传播功能。在五四运动后,副刊在内容和形式上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类型众多、数量庞大的副刊,是研究近代中国的重要文献,然而因资料搜集的难度较大,长期缺少系统的整理。《
本书研究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1800-1945)欧洲大学的历史,全书分为:主题与模式、结构、学生、学术四编进行阐述。
本书分五大部分,分别介绍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又称冬宫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和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成立与发展的传奇故事、收藏的历史沿革、建筑的风格特色等等。另外,根据不同的博物馆偏重和藏品,作者还会以艺术流派、时代风格、地域特色等不同的主题与藏品对照,同时给读者提供更多的艺术知识。
沈子善先生著作等身,作为学者、书法理论家,其研究途径与方法,具有继往开来之意义。《沈子善文集》集中反映了其学术思想。《沈子善文集》共分九卷。第一卷:基础教育。涵盖西方教育思潮的引进、早期教育实践、学制方面的讨论、课程和教材方面的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的讨论、行政管理、小学课程与教材。第二卷:国民教育。第三卷:中等教育
本册书为小小牛顿幼儿馆STEAM中的生命系列,共包含六个小分册:《海龟回来了》、《小种子找新家》、《蝴蝶成双对》、《青蛙呱呱叫》、《谁有肚脐》和《小小的蜗牛》。该书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角度、多种学科进行跨界阐述,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海龟回来了》,该书从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四川儒生周述官于少林僧人静一空悟处得传古少林真本《增益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十二卷,在此书基础上,周述官旁搜博引,阐发奥义,编撰成《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一书,主要由理法、正功、支流、参考四部分组成,结构清晰,眉目分明,理法兼备。本书以《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石印本为底本,简体录排,除包括《易筋
地方教育资料影印本。本书为精选清末民国时期无锡教育会相关历史资料的影印本,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无锡地方在清末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历程。无锡教育会成立于清末,在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无锡教育会致力于推动教育进步和发展,为无锡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书收录了大量有关无锡教育会的文献资料,包括会议记录、章程、工作计划、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