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药用植物原色图谱》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包括:四川中药资源药用植物生态,药用植物的采集,蜡叶标本的装订与保存,药用动植物数码摄影,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各论由图谱和文字组成,共计收载四川省药用植物171科1178种,有图谱图名,每一药用植物记述了名称,来源,植物形态要点,功能主治和附注。《四川药用植物原色图谱》本
《本草古籍辑注丛书(第2辑8种套装共10册)/尚志钧本草文献全集》所辑录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大观》《政和》等本草书中的墨字部分。该墨字源出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的墨字,该墨字,是陶弘景苞综魏晋诸名医“附经为说”的文字,经过整理而成。所以《本草古籍辑注丛书(第2辑8种套装共10册)/尚志钧本草文献全集》题陶弘景撰。《本
华东普查卷包含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各省、直辖市的地方性中草药书籍,分别介绍了各地区所生长的中草药品种,具有范围广泛、地域性强、真实可靠、原创性高等特点,蕴含着我国各地方中药资源的第一手资料和浓郁的地方中药、民族药物特色,其内容涉及了中草药学名、别名、形态特征、分布与生长环境、功效主治等,并包含大量精
新中国地方中草药文献研究(1949-1979年西北普查卷共18册)(精)
《红炉点雪》八卷,为明代湖州医家陆岳(字养愚)晚年所撰。卷一首论药物制度法、用药主治增损法、药剂准则和煎熬法,以示治病必先识药。其后从卷一至卷八,胪列内、外、眼耳鼻咽喉口齿、妇、儿诸科共计一百余种病证。其体例,每病证先总论,后列方剂、药物及分量,所选方剂有经方,有历代名方,其中还保存了已佚方书中的方剂,如唐代宋侠《经心
本书是麻城部资料齐全、内容翔实、分类系统的地方性专著和中药工具书。本书以通用的分类系统为纲目,共收载麻城中药资源1519种。其中,植物药1447种,隶属于195科763属;动物药、矿物类及其他中药72种。本书以拉丁名确定种质名称,对各类中药的药名别名、药用部位、生境分布、采收加工、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内容进行分条叙述,
新中国地方中草药文献研究(1949-1979年华南普查卷共32册)(精)
该书收载了1949-1979年间全国各地编写的地方中草药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更好地保护这批珍贵的文献资料,该书采用了原书影印的方式,大程度地保留了文献原有的学术风貌。现对编辑整理规范做以下具体介绍。1.由于时代原因,文献中存在大量与中医药学术内容无关的词句,该书在编辑中对此类内容进行遮挡修图处理。若整页内容与中
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阴山地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概况,蒙医药文化概况,中蒙药资源普查概况,中蒙药资源概况等内容,突出阴山地区中蒙药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分析、新种的梳理,以期为阴山中蒙药资源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各论收载阴山中蒙药资源12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1206种,药用动物39种,药用矿物4种,每种
新中国地方中草药文献研究(1949-1979年西南普查卷共32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