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图书馆是国内高校最重要的古文献典藏基地,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和支持古文献的收集工作,近十余年,先后拨巨资购集了一万余份石刻拓片新资料,其收集力度,在国内外都是极罕见的,大大弥补了北大藏拓在多方面的不足。这批资料主要部分是解放以来各地出土和发现的碑志新资料,还有百余种书法丛帖。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许多藏品还是风格各异
《沅陵窑头发掘报告:战国至汉代城址及墓葬(套装上下册)》介绍了窑头古城及其墓葬的考古收获具有重要意义。从古城及墓葬的排序来看,与沅水流域其他同类遗存一样,再一次证明了楚国对湘西边陲的开发,是始于战国早期,而大规模地建城和实施行政管理,则是在战国中期。目前在沅水和澧水流域,发现了不少战国秦汉时期的古城,与澧水下游不一样的
本书分为人类起源、文明曙光、商周瑰宝、汉晋风流、唐宋菁华、元明清辉六部分内容,汇集了建国60年来安徽考古所发现的绝大部分重要文物精品。
《西夏文物·甘肃编》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夏文献文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属大型系列文物调查及学术研究成果。“甘肃编”是《西夏文物》之一编,首次较全面、系统地收录了甘肃省藏西夏时期遗存文物和遗址情况,包括遗址、金属器、陶瓷器、石刻石器、木漆器、造像绘画、织物、文献、建筑构件等十卷。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本书为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三方共同合作,编纂出版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30)》为202
《华县泉护村:1997年考古发掘报告(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包括:庙底沟文化部分小件器物的分类、遗址的发掘与文化堆积、庙底沟文化一期遗存、西周遗存、东周遗存、泉护村庙底沟文化遗存、动物遗存分析等。
《洛阳明清碑志(孟津卷)》分为碑志图录和碑志释文两部份,均按立碑时间(墓志为葬年)先后顺序排列。若朝代、年号相同,依月日顺序排列,无月日的排在同年号最后。无确切年代的排在该朝代的最后,再依题目首字的笔划多少顺序排列,笔划少的在前,多的在后。若首字笔画相同,再依第二字笔画多少排列,依次类推。
《鲁迅藏拓本全集(汉画像卷共2册)》为北京鲁迅博物馆所藏鲁迅生前搜购历史拓本5100余种、6000余张,大略可分为刻石类,包括碑碣、汉画像、摩崖、造像、墓志、阙、经幢、买地卷等;吉金类,包括钟鼎、铜镜、古钱等;陶文类,包括古砖、瓦当、砚、印等。除了鲁迅生前编订目录、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汉画像选集外,大都没有公开面世
《“考古学与中原文化”研究丛书之4·登封南洼:2004-2006年田野考古报告(套装上下册)》系统地报道了郑州大学考古学系于2004—2006年在登封南洼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所获资料,包括二里头文化、殷墟文化、春秋时期、汉代、唐宋及金元诸时期文化遗存,以及各时期的植物和动物等自然遗存。其中,二里头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基本涵
《灵石碑刻全集(套装上下册)》介绍物华天宝的灵石,是历代人文荟萃之地,林立的石刻,丰富的内涵,为世人所瞩目。然年湮代远,风雨沧桑,岁月的剥蚀及来自各方面的破坏,损失惨重,令人痛心。尽管如此,从北魏至宋元间仍有少量遗存,明清及民国遗物则随处可见,堪称一部集石雕与书法艺术为一体的灵石千年“通鉴”,同时也是一部集政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