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余杭小横山东晋南朝墓(上下)(精)》文字约30万字,线图约合240余幅,彩版1000合280面。本报告发表墓葬资料共约120余座,其中多数为东晋南朝墓葬。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画像砖、文字砖及刻字砖,是本报告的一大亮点。有些墓葬保存程度较好,墓葬结构较为清晰,本次墓葬画像砖及文字砖的发现可以说为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14)》内容以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为主。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15)》内容以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为主。
隆兴寺肇始于隋开皇六年,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爆出较为完整的一座佛教寺院。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编著的《正定隆兴寺壁画(精)》中精选了隆兴寺摩尼殿内壁画约280幅,较为详细地展示了其恢弘的气势和精湛的绘画艺术,是研究中国壁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姜屯汉墓(套装共2册)》记载着这次发掘的212座汉墓中,因58座墓葬遭到严重破坏且无随葬品出土,因此报告只发表了比较完整的154座的材料。这154座墓葬,按形制可分为土坑竖穴墓(部分墓穴开凿在基岩上,实际为石圹竖穴墓,但也归人此类)和砖室墓。土坑竖穴墓共82座,又可分为积贝墓、积石片墓,积贝、石片墓,积瓦墓,积贝、瓦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编著的《南宋御街遗址(上下临安城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共分上下两册,收集相关文物图片千余幅,撰写40余万字,从学术角度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1988-2008年期间南宋御街遗址四次田野考古发掘资料及有关情况。每次发现的遗迹与遗物独立成篇,篇末对遗迹年代与性质单独讨论。报告还对南宋御街的长度、宽度、结构、用
《俄藏黑水城文献20:西夏文佛教部分》为《西夏文佛教部分》的西夏文佛教部分。佛教是享国一百九十余年的西夏王朝境内最主要的宗教,保存的佛典多达四百余种,不仅有经律论,还有疏义经传等,译本则取自汉传佛书,也有译自藏文者。许多佛典有场面恢宏、刻印细微的弘法经图,有序跋、发愿文、题款,并列出著译校者姓名,史料价值极高。《俄藏黑
《西夏文佛教部分22:俄藏黑水城文献》所收文献有《大宝积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大方等大集经》、《华严经》等,刻本写本皆俱,《华严经》多为正背两面抄写的梵夹装式,因用每面四栏制版,仍清晰可读。有的佛经附有说法图、校经题记,均为珍贵的传世之本。
本书收录了已刊布的6271件商代有铭铜器上的古汉字,时间下限截至2011年12月底。字编部分由正编、合文、重文、附录、残字、残字未裁切六个部分组成。
宋大川、夏连保主编的《清代园寝志(上下)》尽量考虑清代宗法制度的特点,结合文献资料的记载和实地调查的情况,对每个家族的茔地变换、园寝与园寝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研究。清代园寝制度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下所产生的一套特殊的丧葬等级制度。在这一特殊丧葬等级制度下,清王朝依据宗室成员生前社会地位的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