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十书》,乃英年早逝的天才学者刘鉴泉先生之重要遗著,是其所撰哲学纲旨、诸子学、史志学、文艺学、校雠目录学及其他杂著之总集,都二百三十一种、四百七十五卷。先生以“推十"名其书斋及著作,盖有取于许君《说文》解“士"字为“推十合一”之意,亦借以显示其一生笃学精思,明统知类,志在由博趋约,以合御分之微旨。
本书是作者所撰哲学纲旨、诸子学、史志学、文艺学、校雠目录学及其他杂著之总集,有231种、475卷。本卷为丁辑。
《推十书》,乃英年早逝的天才学者刘鉴泉先生之重要遗著,是其所撰哲学纲旨、诸子学、史志学、文艺学、校雠目录学及其他杂著之总集,都二百三十一种、四百七十五卷。先生以“推十”名其书斋及著作,盖有取于许君《说文》解“士”字为“推十合一”之意,亦借以显示其一生笃学精思,明统知类,志在由博趋约,以合御分之微旨。刘先生字鉴泉,讳咸炘
《推十书》乃英年早逝的天才学者刘鉴泉先生之重要遗著,是其所撰哲学纲旨、诸子学、史志学、文艺学、校雠目录学及其他杂著之总集,都二百三十一种、四百七十五卷。先生以“推十”名其书斋及著作,盖有取于许君《说文》解“士”字为“推十合一”之意,亦借以显示其一生笃学精思,明统知类,志在由博趋约,以合御分之微旨。《推十书》是《乙辑》册
国家图书馆敦煌吐鲁番学资料中心经过多年的努力,先后翻阅了二万余种中外文敦煌研究资料,汇集了大量英、法等地收藏的敦煌遗书的研究信息,集成了这部拥有10万条数据的《英藏法藏敦煌遗书研究按号索引(套装1-3册)》填补了敦煌学研究中此种工具书的空白。按遗书的编号进行排列,即在每一编号下汇集了该号文献的研究信息,可以使人们按号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古籍文献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历来极受重视,各朝官府多辟专门处所收藏,历代私人藏书者亦名家辈出。中国历代官私藏书的总量在十万种以上,数量之大、门类之繁,世所罕有。然而由于天灾人祸,流传至今的甚少,可谓万不一存。幸而有各种传世目录,能将它们或多或少地留存。而且,因为古典目录中包含丰富的学术、
《定级图录》收录范围:天津图书馆藏一、二级古籍善本,三、四级古籍不收。本书以文化部发布的《古籍定级标准》为依据,对所收每一种古籍善本进行定级。收入古籍善本五二八种;仿《中国版刻画录》编例,全书分前后两个部分;并半部分为著录释文,后半部分为书影图录。两个部分的编排形式相同,并后一致: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顺序编排,各类之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未曾中断的文化,具有举世公认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拥有浩瀚的古籍文献。从古老的甲骨刻辞、青铜器铭文、石刻文算起,到简帛书和写、印在纸上的书籍,中华古籍文献历时三千多年,其历史之悠久,数量之繁多,内容之丰富,世所罕见。这些珍贵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
在《广西大百科全书》编纂过程中,编者一直强调五个方面:①全面性。力求集广西古今知识之大成,全面、系统、翔实地介绍广西各个门类、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情况,不能有重要知识遗漏;而且,对每一个重要的知识主题,要尽可能地概括其历史和现状,讲清核心知识。②科学性。自始至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注重准确性、客观性,要求“精”字当头。在实际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2辑)集部(1-38册)(1套4箱)》: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文化交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丝绸之路,传播中国的物质文化;一条是汉籍之路,传播中国的精神文化。丝绸之路主要是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的道路,这是举世公认的。丝绸之路(silkroad)的概念,是十九世纪后期由德国学者提出的。各国研究者接受了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