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文献丛刊》共分四辑,六十册,收录了一九二二年至一九四九年的图书馆学资料,内容包括图书馆的概况、报告、一览表、指南、会议纪要等一手文献,以及图书馆学、目录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第一辑和第二辑为历史资料卷,共十九册,记录了当时北京、上海、江苏、广州、广东、河北、浙江、山东、宁夏等多省市的图书馆数据,为图书馆
20世纪初,出于对华文化渗透、侵略之需要,日本外务省制定了严密的调查中国报刊的制度。日本在华使馆、领事馆从1909年开始每年向外务省报告当地的报刊、通讯社状况,一直持续到1937年。 本书即根据1909年至1937年间日本驻华外交机构对驻地等进行的一年一度的调查所撰写的报告翻译、校勘而成。全书分定期调查报告、调查杂录
百年名校粤东中学文化底蕴深厚,自1913年建校以来,即推行“刻苦耐劳,自强不息”的校训。从粤东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如著名音乐家黄立飞、司徒汉,核电专家李维音、麦豪初,建筑工程专家刘家仲、梁少强,摄影家简庆福,画家梁明清、杜建国,科技英语专家卢思源,俄语教育专家郑禄、高维彝,等等。上海市虹口区档案局挖掘整理粤东中学的档
本书是清代目录学家姚振宗的著作整理本,收录了《七略别录》《七略佚文》《汉书艺文志条理》《汉书艺文志拾补》《后汉艺文志》《三国艺文志》《隋书经籍志考证》《师石山房书目》《百宋一廛书录》等著作。
本书主要包括七章,第一章介绍阅读推广的概念、框架、原则和阅读推广的发展历史;第二章介绍阅读推广的主体,包括图书馆、出版发行机构、民间阅读机构、教育机构等;第三章介绍阅读推广的服务对象,阐述读者阅读动机和阅读行为相关理论,以及了解读者的常用方法;第四章介绍如何认识和了解读物,包括读物的类型和特点;第五章介绍书目推荐的理论
江门市新会区景堂图书馆保存民国馆史档案凡7015件,其中单据5905件。本书拟收录1924年8月至1949年间景堂图书馆职员表、组织系统表、预算表、馆历、各月事务状况、各月借书人数及次数统计表、儿童读物展览会报告书、年度报告等资料。记录了景堂图书馆民国时期所有业务,特别是抗战期间乡下办馆、图书资料转移以及抗战胜利后恢复
本书收录近代以来,尤其是民国时期书评资料近百种,包含图书和期刊。这些资料主要评介中外新旧图书、报道学术界和出版界的消息,在传播新思想、启迪新知识方面影响巨大,也反映了近代出版业的发展新面向。叶新,安徽歙县人,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学博士,英国斯特灵大学国际出版管理硕士,武汉大学历史学、文学双学士。
封泥与甲骨、简牍同为近代三大中国古代文字遗物的考古发现。封泥是古代抑印于泥,用以封缄的遗迹。它与作为信验的玺印同时俱来而又先行废退。因此,中国印史按其用印方式可以划分为封泥时代和钤朱时代两个阶段。前者至迟始于春秋战国,终于南北朝,其与古玺印制作的由盛转衰过程相重合。封泥的实物发现是近二百年的事,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与艺术
本书为影印版研究资料集,收录了有关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资料300余种,内容包括图书馆学、图书馆概况、图书馆管理、图书馆业务、图书馆藏书目录、图书馆学期刊等,涉及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儿童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领域,其中绝大部分为首次整理初步按,按照专题进行编排,合计50册。本书的汇编、影印和出版,填补了目前
近代出版、印刷史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本书为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出版学学术史文献整理、研究与资料库建设”成果,收录了有关近代出版史的研究资料100余种,内容包括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新月书店、大东书局、生活书店等出版机构的出版物目录、营业概况、章程、招股说明书、新书介绍等,书业同业公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