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梅兰芳访问美国演出,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是引起很大反响的事件。当时,不仅是欧美的戏剧界,包括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革新派,都把欧美写实主义的戏剧奉为正宗的、完美无缺的戏剧形式。当美国的观众和戏剧家看到从东方来的中国京剧演员梅兰芳的表演后,惊呆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梅兰芳在有限的舞台上,通过载歌载舞的表演,给观众以
《梅兰芳演出戏单集(套装全三卷)》共分3卷,有戏单2493张。《梅兰芳演出戏单集(套装全三卷)》作为图文书,内容包括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各个艺术表演时期、各种表演形式的戏单近2500份。其中,1910年—1919年为卷一;1927—1949年为卷二;1050—1960年为卷三。卷三下半部分包括年份不详者。《梅兰芳演出戏单
本书精心编选清宫戏曲档案约100件1700页,影印出版。时间跨度为乾隆、同治、光绪三朝,内容包括清代帝后关于戏曲演出的谕旨,内廷排戏演戏角色安排,演出后赏赐物品、钱粮数额,万寿庆典,戏台修缮,戏箱行头道具制作,管理精忠庙带戏档,昇平署内外学开团场、节令、宴戏、大戏,里外昆、弋、乱弹、轴子、杂戏等总目录等,是清代宫戏曲研
《*国戏曲广记》是作者将自己从事戏曲艺术教学和科研工作数十年来,所积累的戏曲文献资料卡片和图片,以*国戏曲相关艺术(如曲艺、乐舞、角抵、百戏、木偶、影戏等)、技艺、理论研究等为纬,以文献作者及其著作在二十五史中所在之朝代先后为序,以方便后学继续深入研究古老戏曲为目的,历时四年,整理而成的带有工具书性质的戏曲史料专著。
《中华戏曲赣剧(套装共2册)》介绍了赣剧的发展历史、艺术家、声腔、剧目等内容。赣剧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赣语剧种。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为古代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饶河班、信河班两大流派1950年相合,随后进入省会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赣剧团,弋阳腔于是名为赣剧。赣剧的弹腔,以二黄、西皮为主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声誉。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从史、论、人、剧四个方面对黄
《中国皮影戏全集(套装共24册)》《中国皮影戏全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皮影戏有关的各项综合形态,全景式展示了中国皮影戏的历史发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研究皮影戏艺术的集大成之作,涵盖了皮影戏艺术的所有分支系统,包括中国皮影戏的源流、表演、唱腔、剧本、戏出、造型、雕制、艺人、民俗和文论等十大类24册,齐全完整,是一部百科全
《周信芳全集》以缅怀周信芳大师的功绩品德,展示其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再生创造和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成果。图书部分共24卷,包括“剧本”“文论”“曲谱”“演剧广告”“佚文”“图像”等六个分卷,收录了周信芳一生的文化遗存,涵盖了演出剧本、艺术文论、唱段曲谱、演出广告、剧照、工作照、生活照乃至日记和书信等诸多方面。本套书是对周信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收录皮影戏影卷的专题丛书,拟收录传世的皮影戏影卷数百种,共计7万面,以天津图书馆收藏的原版皮影戏影卷为主,补充部分民间私人藏品,依据原版影印出版
绍剧,是我国乱弹戏剧传存在绍兴的一支,原名“绍兴乱弹”,俗称“绍兴大班”,是浙江省三大剧种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剧是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绍兴地区的民间瑰宝。《中华戏曲:绍剧(套装上下册)》从戏曲史的角度,对绍剧的源流与传存、剧作与变革、脚色与演艺、唱腔与音乐、服饰和砌末、传承与发展等方面作了比较全面、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