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印书。吕坤(一五三六-一六一八),字叔简,号新吾,晚号抱独居士、了醒亭居士,河南宁陵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分别在陕西、山西、山东及朝廷做官二十馀年,历任知县、吏部主事、右参政、提刑按察使、提督、巡抚、右佥都御史、刑部左右侍郎等官职。六十二岁时因上著名的《忧危疏》而遭谗,辞官家居
原名《鹤斋丛书》、《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六集,收书四十种,七十四卷。所辑经说、杂史、金石、笔记均为篇幅短小罕见之书,非本丛书较难找到。除个别宋明人著作外,大都为清人著述。自著《勇卢闻诘》及《张忠烈公(煌言)年谱》亦刊入第1、4集。其中朝鲜人著作2种,从中可见中朝文化交流。清人七弦河上钓叟所撰《英吉利广东入城始末
本书是清代学者钱泳于道光时期所作笔记杂考,记述了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原书稿共六册,具体内容为:记边疆及外国之历史与风土人情;记金石碑帖、书画、器物;记异事与异闻;记作者见闻之人;作者的杂记、杂考;作者的诗文。这是本书的次整理影印,书前附有解题。
影印文献汇编。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号芸阁,又号罗霄山人、芗德,晚号纯常子,江西萍乡人。生于广东潮州,成长于官宦家庭,为陈澧入室弟子。光绪十六年进士,授编修,擢升翰林院侍读学士。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词家、学者,在甲午战争时期主战反和,并积极致力于维新变法运动,是晚清关键人物之一。本书辑录文廷式著述及相
本书是晚清大学者俞樾的全集,以《春在堂全书》光绪末年最后刻本为底本,参校光绪十五年等刻本整理,增辑了《春在堂全书》尚未收入的日记(同治六年至光绪二年)、书札、《课孙草》、《荟蕞编》、《耳邮》、《啸香馆笔记》及部分题跋、题记等文字,新增了150多万字的篇幅,是搜罗最为全面的俞樾作品全集。全集分编为三十二册,后附俞樾研究资
朱轼(1665-1737),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任浙江巡抚时,首创用"水柜法"修筑海塘,为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后世。康熙推崇朱熹学说,朱轼为当时朝廷御用程朱学派的重要代表。轼工古文,学宗横渠,著有周易注解、周礼注解、仪礼节略、历代名儒循吏传等,《清史列传》及
写刻本是指以名家手写版刻成的古代典籍,在我国印刷事业发展的长河中,兼具时代审美风气和个人书法趣味,是为满足文人学者审美需要,而精益求精的具有美学的产物,因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且存世稀少,显得十分珍贵。写刻本在内容上往往也是精校精审,所刻之书涉及经典考据、史论、诗文集、金石碑铭考订等多种类型。今编者按经史子集四部简单分类
张岱(一五九七一六八九),一名维城,字宗子,号陶庵、蝶庵、会稽外史、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明末清初的史学家,文学家。张岱生活于明末清初易代之际,入清后隐居不仕,由于种种原因,张岱在清代不甚受到重视,直至“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方经周作人等学者的发掘,获得学界的普遍认可。本编搜辑张岱文献各种版本十五种,其中,
本书选辑熊十力著作六种,以影印方式原貌呈现,精心编制细目,并请名家撰写导读,便于读者研读。本次所收著作包括《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释》、《乾坤衍》,均为熊氏代表性作品,较全面地反映了熊十力治学各个方面的成就。
本次所收著作均为曹氏代表性作品,较全面地反映了曹元忠治学各个方面的成就。曹元忠生于同治四年(1865),卒于民国十二年(1923),江苏吴县人,字夔一,号君直,晚号凌波居士。清光绪举人,从学于黄以周、缪荃孙等人。曾参与康有为公交车上书。历官内阁侍读、资政院议员等职。其间遍览天府藏书,善鉴宋元雕本。建有笺经室,所藏以乡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