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丛书是由著名学者季羡林、任继愈等先生倡导编纂,殷昭俐负责主编的。《中华美德书画》是其中一本,旨在以上乘的传统文化艺术来熏陶和滋养大众。本书得到了全国诸多知名学者和艺术大家的热情响应与支持:启功、季羡林、武中奇、崔子范、任继愈、许麟庐、孙其峰、孙大石、王学仲、于希宁、蒋维崧、魏启后、高小巖、欧阳中石等先生,他
本书收录了由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东方部吴同选编、撰叙,精选馆藏唐至元代的古书画卷、轴、斗方和团扇,共132幅,说明文字介绍了画作的流传、印鉴情况,展现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中国书画收藏的全貌。全书对132幅书画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进行了解读,对其历代流传和入藏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经过进行了介绍;并从不同角度对相关文物
李兆生先生为著名的武学家,深研太极等内家拳和外家拳法。以拳法之理入书画。此书为李兆生先生的书画全集,包括国画、书法、硬笔书法、刀碑刻板、文卷编共13卷。全面展示了李兆生先生书、画、印、文、武等传统文化造诣。李兆生先生对传统文化互惠互通,深谙天人合一之理。全集为8开,精装,图文并茂,设计精美,共470印张,3760页。印
作品集按展览单元分为:张孝友介绍、序言、艺术历程、作品赏析等部分内容,本书侧重记录张孝友教授的艺术历程和作品展示。呈现张孝友界画的风貌。书画艺术爱好者、书画创作者、各美术大专院校师生都将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界画由盛而衰,在当代得以复兴的历程。纵观中国美术史,界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分支,有着极其辉煌的历史,及至近代,由于文人
这是一本画集。《五百罗汉图》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现存数量最多、阵容最大、制作最精美的宋代浙东宁波地区的美术作品,也是真实记录宋代明州社会风貌和民俗风情的美术作品。800多年前,南宋明州车轿街(现宁波市海曙区车轿街)的佛像画师周季常和林庭珪用10年时间绘制了100幅五百罗汉图,以佛教文化为媒介,反映宋代明州社会风貌和民俗风情
胡正言、汪楷等刻。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南京胡氏十竹斋彩色套印本。蝴蝶装。印刷时采用的[短版J[拱花J技术,推陈出新,将传统版画艺术推向更高的境界。其属于画册性质,兼有收录名画讲授画法供人们鉴赏和临荤的功能。分为《书画谱》、《墨华谱》、《果谱》、《翎毛谱》、《兰谱》、《竹谱》、《梅谱》、《石谱》等八大类,收入他本人
本书是清代画册。作者张宝好游山水与作画,遍访前人遗迹,以次临摹,《泛槎图》即是他一生遍游华夏名山大川的图记,前后共得六集,收图103幅。书中有其所邀名家题跋题咏,共三百余篇为本书增色不少,本书不仅仅是板画图籍,也是可以玩赏各种书法的一部丛帖。
本书分《文献集》《作品集》上下篇,总结了贵州版画100年的发展历史。重点展现了贵州版画各历史阶段的突出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贵州美术现象、版画教育、采访记录等内容,是贵州省内第一本系统梳理、总结、展示贵州版画100年来发展历史和成就的图书。贵州版画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在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版画史上的第二个创
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江苏常州人。是鼎足当代,集诗书画创作、考证、鉴定、研究等于一身的世所公认的大家。陈佩秋(1923—2020),生于昆明,祖籍河南南阳,字健碧。陈佩秋的作品浑然天成,用工笔双勾,赋以重彩,在艺术技巧和艺术境界上把工笔花鸟推到了新的高度。本书收录谢稚柳、陈
本书作者用画笔记录了中大的参天大树、红砖绿瓦、如茵草坪,中大的寒来暑往、晨曦晚霞、雨雾艳阳,中大的房前屋后、密林小道以及穿梭其间的师生行人。内容包括中山大学的怀士堂、孙中山先生铜像、康乐园黑石屋、马丁堂、格兰堂、康乐园中区、惺亭、陈寅恪故居、图书馆、乙丑进士牌坊、博物馆、八角亭、模范村、学人书境、永芳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