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天则地,作观万方”。“广搜载籍,爰据古法”,三十二种稀见篆书重现。《御制盛京赋(套装共32本)》古代象形篆书的精华,是珍贵的历史遗产和艺术瑰宝,具极高的艺术价值。《御制盛京赋(套装共32本)》洞悉中国书法的真实面貌、内在规律,具重大文化价值、学术意义。《御制盛京赋(套装共32本)》是书法、篆刻、绘画、文字学研究应备
《御题棉花图(套装共2册)》翔实地记录了十八世纪中叶我国北方(冀中地区)棉花种植和利用的经验,是研究我国农业科技史、植棉史、棉纺织史的重要资料,而且绘画精细,构思严谨,创意新颖,将枯燥的生产示意图与绘画艺术巧妙地结合,因而使此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耕为主的国家,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桑蚕和农耕。元世祖忽必烈曾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御制耕织图》是用绘画配合诗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农桑劳作过程的一大创举,《御制耕织图》被称为“中国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是解读中国农业史、纺织史、艺术史的珍贵文献。
《玉忠所镌秋兴八首》收录著名篆刻家王玉忠先生所镌刻唐代大诗人杜甫《秋兴八首》,计64方,原大亲拓本。沉郁顿挫,秦汉风骨。
此为明永乐十四年(1416),周宪王朱有燉临摹上石。本书以《淳化阁帖》为主,参以《秘阁续帖》,并增入宋、元人书法,集为10卷。首有自序和凡例,每卷首有正书帖名及卷次,卷末刻“永乐十四年岁在丙申七月三日书”年款。传世拓本极少,成化十七年(1481)重为翻刻,甲乙页数有误。本书根据国家图书馆金石组馆藏明代永乐时期版本影印而
湖州常照寺住持释惟光为发扬常照寺的佛学文化,创建书画五百罗汉堂,征集当代名人大家书画,历练十年春秋完成。《国画五百罗汉图》辑录常照寺的五百罗汉图,罗汉造像包罗古今。
《龙书》内容包括:乾龍之歌陳洪;自序高迎進;一輯先秦兩漢;第二輯魏晋南北朝;第三輯隋唐五代;第四輯宋元;第五輯明;第六輯清、近代等。《龙书》从介绍编译的原理性概念开始,然后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一遍编译器来逐一解释这些概念。
本书是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十八大而策划的,内容是歌颂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
國家圖書館藏清乾隆帝十一子成親王永理藏本《百子團圓圖》,著名宫廷畫師焦秉貞工筆手繪,絹本,册頁裝,凡十六開,每開右為焦氏手繪彩圖,左為淡粉灑金箋紙以備書寫詩文。圖册木封面上有永理隸書手題『百子團圓」四個大字,下署楷書『誥晉齋珍藏』,並鈐白文『誥晉齋印』。圖册尾有墨書小字『焦秉貞恭繪」落款,並鈐『焦秉貞」朱文小印一枚。焦
本次展览书法、篆刻参展作品总共151件,大陆方参展作品101件,其中书法作品60件,篆刻作品41件;台湾方参展作品50件,其中书法作品30件,篆刻作品20件。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数千年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涵深厚。而儒家思想作为对中国传统社会影响*为深远的一种文化形态,其璀璨的光芒照射着古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