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述从战国到汉代儒家学派的言论,是研究中国早期儒学的基本资料。
本书是对记载孟子思想的主要文献《孟子》的注疏,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社会、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
《中国古籍珍本丛刊·吉林省图书馆卷》为中国古籍珍本丛刊系列之一,收录了吉林省图书馆所藏珍稀文献七十余种,其中很多甚至是孤本,内容涵盖经史子集丛各部。全书严格按照馆藏数不超过3家遴选选目,所收古籍或流传稀少、或抄刻较早、或为名家批校,均具有版本、艺术和学术价值。比如,钞本《明鑑擥要》二卷、清钞本《欽徽二帝被難記》一卷等等
元明清时期,蒙汉民族间交融最为密切且逐步走向深化。大量的蒙古族文人写作汉语诗文,以诗文集或散见于别集的形式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蒙汉文学交融文献。基于现存的诸多未加系统整理的文献资料和长久以来对此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米彦青老师,于2016年申请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
明代别集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目前所知现存3000种左右,《四库全书》及《续修四库全书》共收集数百种,远不能反映明代别集的全貌。大量的明代别集尘封于各图书馆中,不为世人所知,也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利用,尤其是稿抄本,由于其版本珍稀,更是难为世人所见。本丛刊收录明人别集稿抄本151种,均为难得一见的珍本文献,为学者提供更多、
本书主要收录1911至1949年间成书(稿)或出版的记载滇事之书和滇人所著之书,以记载滇事之书为重点,共收录文献500余种,成书150册,按现代学科体系,分为(一)哲学宗教,(二)社会学,(三)政治,(四)法律,(五)军事,(六)经济,(七)文化教育,(八)语言文字,(九)文学,(十)艺术,(十一)历史,(十二)地理,
遵义市历史上记述的文献著作,最早始于西汉时期,二千年来,名人辈出,著作如林,尤以明清时期最为繁盛,至新中国成立前,各类著作不下千种。据《贵州通志·艺文志》和相关府州县地方志所载录,今黔北地域相关的各类著作就有四百余部。《遵义丛书》以此四百七十余部著作为基础,收录1949年以前本籍作者的各类著作刊本、外籍作者关于遵义地域
钦定四库全书,
本书共12卷,记叙著者所藏和所见作品,所录从三国至明代中期,计有书画家一百四十人,先书后画,书迹四十九件,画迹一百一十五件。并作评论考证,许多作品,录用款识、印记,后附《米庵鉴古百一诗》一卷,题咏历代著名书、画、碑、帖。大致以时代先后为序,以作者为纲,以其流传书画为目,记其名迹的流传、题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