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文物局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的文物考古成果展。"一带一路"深入推进的十年间,中国考古以开放合作、兼容并蓄的方式西越昆仑、南跨重洋,为国际丝绸之路学术研究注入新的力量,在新时代展现了文化交流互鉴的丝路精神。中国考古工作者的足迹遍布五湖四海,与哈萨克斯坦、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等20余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7JJD820011)的最终成果。本书以总则、人户、产业、钱债、婚姻、继承六编为研究架构,共38章128万余字,勾勒出中国古代民法的本来面目,以确凿的史料证明了中国古代不仅有民法而且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揭示了中国古代民法发展的特殊性、典型性和时代性。本书勾勒出中国古
本书论文从程序原理、证据制度、诉讼制度、刑事辩护、诉讼监督、司法改革、立法完善等方面开展刑事诉讼制度阐述,涵盖刑事诉讼基本原则、证明责任探讨、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等司法改革热点,这不仅在当时对刑事诉讼司法实践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从现在来看,论文中提出的制度措施在现有阶段仍具有较
本书收录《天津特别市市政府市政公报》《天津市政府公报》《天津特别市政府公报》三种,时间跨度从1928-1947年,涵盖国民政府时期及天津沦陷日伪政权时期及重回国民政府时期,内容上包括各个时期天津政府发布的各类政令、统计资料、法制资料,系统反映了天津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变迁,是研究天津城市发展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京津冀
本书全面搜集有关女性社会生活方面的史料近一百六十种,举凡社会习俗、生活起居、人物传记、稀见规范等均予收录,以专题排序,以期反映古代女性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医学著作中妇科类不再收录,文学著作类主要以描述女性社会生活文献著述为主。收入大量女性专题稀见文献如《侍儿小名录》《名媛韵事》《明制女官考》等。
《续通典》是记载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到明崇祯十七年(1644)典章制度的政书。清嵇璜、刘墉等奉敕编撰,纪昀等校订。成书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续通典》,系接续《通典》之作,共150卷,包括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九门。北宋真宗时,宋白等撰有《续通典》200卷,记载自唐至德初至后周显德末二
民国时期共召开四次由中央行政部门主导举办的全国性司法会议。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五年(1916年)北京政府司法部召集全国司法会议两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司法院召集全国司法会议一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召集全国司法行政检讨会议一次。会议结束后,中央司法行政部门都将会议资料
本书收录大田县档案馆馆藏历史文书5000多份,图片6700多幅。全书遵从归户性原则,每户内按文书成文时间先后编排。全书共分13册。
《中国民商法研究文丛》系列十卷本是王利明教授的独著文集,收录了王利明教授公开发表以及未公开发表的民商法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性论文。全部内容涉及民法总则、人格权、物权、债权、婚姻家庭、商事法律研究、司法改革、法制建设、法学教育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全面,具有时代气息。该套丛书遵循民商法制度发展历史,大致以出版时间为序。
本书收录近代家庭史研究的文献100余种,全面包含了家庭问题讨论、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家族制度、婚姻与家庭、家庭生活调查、家庭管理、家庭教育、家庭关系、家庭常识等方面,并重点收录了《家庭周刊》《家庭杂志》《新家庭》《家庭研究》《家庭年刊》等期刊十余种,为首次对家庭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