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民族语言语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采用声学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目标语言的元音,辅音等音段特征和词重音等超音段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系统地定量和定性分析。本书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民族语言语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采用声学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东
《民族语言文字丛书》收录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蒙文分类辞典》(民国十五年北京蒙文书社铅印本)、《新编藏汉小辞典》、《莫话记略》、《武鸣土语》、《西夏番汉合时掌中珠补及西夏民族语言与夏国史料》(民国十九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油印本)等,共六种,影印出版,内容均以民文工具书及相关研究史料为主,大部分史料为民族文字与
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堪称古文字的活化石。由于具有只写出关键词等特点,外人在释读东巴文献时非常困难。东巴文献的整理译释也严重滞后,这已成为东巴文化保存和研究的瓶颈。 “字释”是东巴文译释中的一个术语,指对东巴文献进行逐字解释其形音义,包括字形结构、本义引申义、音变方音等。相比其他东巴文献译释方式,
《朝鲜语大辞典》是2013—2025年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项目。该辞典由延边大学语言专家组织编写,在原有的《朝鲜语词典》基础上新增部分新词术语和中国特色的单词,根据2007年由中国朝鲜语规范委员会所提出的新的朝鲜语规范要求进行编写。词典收录40余万词条,由“序言”、“范例”、“正文”、“附录”组成。为了给广大读者的使用
中国方志中语言资料集成(16开精装 全42册)
俄藏黑水城文献刊布以来,西夏文文献大量刊布,西夏学进入大发展时期。编纂解形、注音、释义、举证兼具的西夏文词典成为西夏学界的迫切需求。韩小忙研究员编著的《西夏文词典(世俗文献部分)》正是可以满足学界这一需求的大型工具书。该词典是根据韩小忙研究员自己建立的西夏文世俗文献语料库编纂而成,约800万字。该词典征引资料繁富,囊括
本书对1908年法人古斯达夫·卫利亚与约瑟·方义仁用法文汇编的《布依-法词典》整理并翻译,以布依、法、汉三种语言类型展现布依民族文化。该书以法式布依文加法式音标加法语的形势,语言词汇材料主要收录黔西南册亨乃言布依语的词汇及句子。记录了一百多年前布依语中的基本词汇、歌谣、民间故事、谚语、古话、物种等。本书记录了20世纪以
《汉藏历史辞书辑要》辑录宋、元、明、清、民国历史上汉藏语言辞书,包括宋代汉文解读梵文佛经的词书;汉语解读《史记》、《汉书》、《三国志》、《五代史》、新旧《唐书》、《元史》中的夷语;元代八思巴文的翻译;明清《四夷馆考》;清朝乾隆御制五种文字对照的辞书;民国时期编辑的学习藏语文的辞书等。这些对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发展、汉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鄂温克族濒危语言文化抢救性研究”的子课题,包括《鄂温克族三大方言词汇比较》《讷河鄂温克语基本词汇》《阿荣鄂温克语》《杜拉尔鄂温克语研究》四册。书中比较清晰地勾勒了鄂温克语的基本情况,以及三大鄂温克语方言的异同,对于保存、了解鄂温克语来说,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彝文经籍文化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