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凡45万言,插彩图、线描图等1001幅,折页3页,图表8帧,注释1077条,以长期调查博物馆、工坊与深研原始文献、与漆艺家广泛交流为治学路径,以整体的视野、比较的方法梳理并且全面展现中国髹饰工艺艺术化的历史进程以及留存于世的经典作品,作为《〈髹饰录〉与东亚漆艺——传统髹饰工艺体系研究》姊妹篇,填补了当代学术史的空白
本书深入挖掘了中国纹样的历史渊源,从远古时期到现代,全面梳理了中国纹样的发展历程。书中不仅探讨了中国纹样的文化内涵,还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纹样的种类,如云纹、龙纹、凤纹、鱼纹、花鸟纹等。对于每种纹样,书中都对其特点、寓意及在文化背景下的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此外,本书还介绍了纹样在服饰、家居、工艺品等领域的应用及创新,为
本书既有中国传统山水花鸟题材,也有博古、插架等装饰图案,还有陶渊明、周敦颐、林和靖等经典故事以及嫦娥、洛神、红线、花神等仙佛人物图案。有的图案署有落款,有的图案注明画法。本次合编,乃据景德镇图书馆藏本加以影印,使读者可以窥见当时传统陶瓷绘画技法之一斑。
《四水归堂:湖南民间美术研究》分“湘江两岸”“沅水上下”“资澧拾萃”“洞庭余波”四个篇章,收录作者自2009年以来在湖南民间美术研究方面的相关论文,共计525千字,配图约700张。是作者在湖南民间美术研究领域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区域性民间美术研究的著作成果。主要是对湖南民间银饰、织锦、凤凰扎染、蓝印花布、湘西剪纸、桃源刺
《砂者为上: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70周年紫砂名家作品集》是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徐建荣厂长及领导班子为庆祝建厂70周年编写的画册,同时也是《砂者为上: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志》一书的内容补充。书中前半部分汇集了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中几十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厂庆随笔,生动地描绘了70年来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历史沿革
本项目依托国家社科艺术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设计思想与设计体系研究》(19AG007),最终成果《中国传统设计思想史纲》立足于中国传统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发展史实,划分为《四造六作:中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演进与迭代》与《民生八维: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流行与消费》上、下两卷,具体包括营造、织造、铸造、烧造、木作、编作、石作、金作
IAI传鉴国际广告奖是中国知名广告奖“IAI年鉴奖”在2016年全新改版的非营利性广告营销评选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中国商务广告协会、IAI国际广告研究所于公元2000年创办,IAI国际广告奖执委会主办。秉持“搭建行业交流平台,见证时代广告发展,直击品牌营销效果,提供创意策略参考”的发展宗旨,至2024年6月I
亻革家蜡染至今已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亻革家女性从生活和生产中汲取灵感,以万物为根,以身边的动植物为魂,融合民族的神话和历史,赋予了蜡染纹样特殊的含义。可以说蜡染是“穿在身上的史书”,“史书”藏在蜡染纹样中,亻革家蜡染就是家文化和历史的最好呈现和展示。本项目涉及具有文化艺术研究价值的蜡染艺术藏品近500件,其中蜡染服饰近
《中国蒙古族刺绣》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图书。本分册为导论卷,该书用蒙、汉、英三种文字系统阐述了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甘肃及新疆等七个省自治区40多个旗县的部与旗的渊源、服饰特征与刺绣艺术以及女子长袍、坎肩、男袍、靴子、鞋子、护耳、帽子、烟荷包、褡裢、枕头、儿童肚兜、针线包以及旅游纪念品等等的具有吉祥寓意的花鸟
中国蒙古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蒙古族刺绣传承人口述史(上下)》书稿内容主要为作者团队历经5年多的时间,在中国范围内,走访了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自治区的多个旗、县、市区,对蒙古刺绣现状进行了调研,采访记录了240多名旗级、盟(市)级、自治区级蒙古刺绣传承人、刺绣艺人。书中有传承人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