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统名胜志》亦名《舆地名胜志》,系明代福建士人曹学佺编纂的一部大型地理志书。该书详细记载了各地州县的历史沿革、山川湖泊、名胜古迹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明代方舆类著述的代表之作。具体内容,以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为纲,依次分布如下:北直隶十二卷、南直隶二十卷、山西省八卷、陕西省十三卷、河南省十二卷、山东省九卷、江
《中国古代舆图资料整理与研究》——下册(原名《明清舆图资料汇编》)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重点项目分册之一。本项目大规模地披露了150多种800多幅国内稀见的中国古地图,创新性地将古地图图像与文字的整理、研究结合在一起,并创建中国古地图典籍数字化资源
《清代木兰行围档案(5册)》是清代喀喇沁三旗关于清代木兰围场的档案。木兰围场,是满语、汉语的混称。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木兰围场是清代世界最大的皇家猎苑,曾以规模宏大的木兰秋狝而显赫一时,也成为清朝皇帝“岁举秋狝大典”,进行军事活动和行围绥武之地。本套书反映了清朝蒙古盟旗木兰围场管理及备办皇家秋狝事宜历史,对研究清
本丛书旨在回顾近两百年来中国古代经典文献英译史的全貌,在海外汉学的研究视角下探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及东西方文明互鉴。本丛书挑选在丝绸之路上传播的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的英译成果,对其价值、译者翻译成就、英译文献特色以及译作的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本丛书对《海国图志》《真腊风土记》《穆天子传》《佛国记》《大唐西域记》《诸蕃志》
历史上的大运河是贯通南北的水运枢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维系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如今的大运河是陈列在中华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地理坐标。为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大运河历史图谱》从古代史书、政书、水利、方志、绘画等众多文献中广泛搜集大运河图像资料,分为古运河图、运河总图、运河分图。古运河
作者通过镜头记录了绵延不绝的曼妙光影中的秦岭,通过黑白影调表现了秦岭风貌的奇崛秀丽。其独特的视觉穿透力,构成了一种生命情怀的独特体现,让风景摄影超越了镜头的束缚,引领我们在秦岭山脉的漫游中,体验更多的生命感悟,也读出了深藏其中的哲理。画册编排上从前景到中景乃至延伸到远景重重叠叠的设计,让视觉节奏舒缓有致,激情洋溢。作者
《中国故宫全书》囊括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南京故宫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分别对它们的历史、建筑和收藏进行了详细介绍。 北京故宫,作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古建筑群,以其宏伟建筑和近90万件文物,承载着明清两代的兴衰记忆。台北故宫则珍藏了南迁的瑰宝,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沈阳故宫,清朝入关前的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山川名胜舆图集成》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系首次大规模以山川名胜舆图为研究视角进行整理出版,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且填补空白的工作。由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孝聪领衔主编。本书是精选国家图书馆藏最珍贵、有代表性的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山川名胜舆图集成》(普及版)是在2021年出版的8开、10册基础上,整理编辑成16开、3册的普及版,旨在面向更多历史地理研究、传统文化研究、美术史研究等专家学者,提供一部集资料性、学术性、研究性于一体的古舆图学术典籍,又是一部编撰态度严谨的学术普及读物。中国国家图书馆是海内外首屈一指的中文古舆图收藏单
《临桂村落考源(全11册)》按照尊重历史、客观公正的原则,去伪存真,汇总考证,全面记录汇集临桂区的村落起源、村落溯源、村落古迹、村落掌故、村落人物等,将其打造成为汇聚临桂区传统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同时,也让一大批桂林市临桂区的村落文化,以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