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通惠河志》是明代工部郎中陆基恕在万历朝后期管理工部通惠分司期间,对嘉靖朝御史吴仲纂修的《通惠河志》进行补辑重修的成果。全志分为九卷,含《始事》《秩官》《建置》《职掌》《夫役》《艺文》六志,今本卷四《职掌志》、卷五《夫役志》均佚,《艺文志》残损卷六全卷及卷七的一部分,但仍保留了大量与通惠河有关的史料。百年来,现代学
本书通过爬梳这些资料,整理出文集共计十四卷,包括卷一水利综论、卷二黄河水利、卷三江淮水利、卷四西北水利、卷五华北水利等等,拟分为5册出版。本文集的整理出版,全面展现了李仪祉先生对我国水利事业的学术与实践贡献,是我国早期水利事业上的重要经验总结。
本书收集了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至1911年的各种报刊、实录、文集、治河呈报图册及水利专著,按河流分编的700多万字的水利资料书,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编校修订,对当前及以后的水利建设事业,提供历史经验,发挥它应有的参考借鉴作用。
本书是“浙江文丛”之一,两位作者唐咏裳、关豫曾参与民国《浙江通志》《杭州府志》的修撰。本书即是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水利略》海塘部分的资料汇编。1949年,《重修浙江通志稿》的编辑工作停止,其《水利略》实未竣稿,《续修浙江通志海塘长编》成为研究浙江海塘治理的最重要的参考书目之一。《长编》最大的特色是未遭删编,资料极为丰
本书反映了泰州从远古至2015年水利事业的发展,按照略古详今的原则,浓墨重彩地记叙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地级泰州市组建以来,泰州治水的实践和重点,并反映了泰州水利人为水 利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面貌。 本书可供水利业界、史学界和关心泰州水利发展的各界人士阅读参考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一部黄河水利史,也是中华民族认识黄河、探索黄河、开发利用黄河的历史。《黄河大系·水利卷》拟分上、下两册,涉及水利史研究综述、黄河下游的变迁与治理、黄河与水运史、黄河农田水利及泥沙利用、其他有关黄河水利史研究论著五部分,另有附录数篇,详细介绍
本译本为国家能源局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定,统一组织翻译的能源行业标准英文版系列译本之一。2023年2月6日,国家能源局以2023年第1号公告予以公布。本译本是根据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编制规程》NB/T10337—2019翻译的,著作权归国家能源局所有。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
本译本为国家能源局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定,统一组织翻译的能源行业标准英文版系列译本之一。国家能源局以2023年第5号公告予以公布。本译本是根据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水电站地下埋藏式月牙肋钢岔管设计规范》(NB/T35110-2018)翻译的,对生物质锅炉供热成型燃料工程设计作了相关规定,可供相关行业
本译本为国家能源局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定,统一组织翻译的能源行业标准英文版系列译本之一。本译本是根据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35047-2015翻译的,著作权归国家能源局所有。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异议,以中文版为准。本译本在翻译和审核过程中,本标准编制单位及编制
《日本藏稀见黄河文献汇编》(第一辑)收录日本国会图书馆及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收藏的稀见黄河文献九种,如《南河成案》《治河汇览》等,既有刻本,也有写本、拓片,为系统阐释黄河文化及其蕴含的时代新义提供了文献支撑,具有版本学和史料学等多重价值。编排体例上先按体裁分类,同类下再按版本年月排序,成书60册。本书出版时,除原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