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城区西南约3千米的一片低矮矿山中,1973年在现代采矿中发现,五十多年来先后进行了两轮科学发掘。遗址的主体为采矿、选矿、冶炼遗址等,时代纵跨夏、商、周、汉、六朝、隋、唐、五代、宋、明、清。本报告是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区第二轮(2011~2018年)考古调查新发现的13处冶炼遗址,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故宫博物院卷(服饰)》精选了清入关(1644)后故宫博物院代表性服饰珍品169件(套)。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内容介绍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是继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之后又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国家站位与浙江特色的重大学术项目。浙江大学和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全球80多家相关博物馆、考古所、收藏机构,计划
《中国出土金银器全集(共十六卷)》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内容、图片内容、版面设计、内容分类以及其他任何《中国出土金银器全集(共十六卷)》信息,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为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未经《中国出土金银器全集(共十六卷)》相关权利人特别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或利用《中国出土金银器全集(共十六
库车友谊路墓群是目前库车地区发掘面积*大、数量*多、埋葬关系*复杂的一处大型墓地,是近年来新疆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该墓群共计发掘墓葬五百余座,出土遗物千余件,清理出的遗存涵盖春秋战国时期、晋至初唐时期、宋元时期,丰富了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内涵。其中晋至初唐时期墓葬形制丰富,埋葬现象复杂,丧葬文化兼收并蓄;地层堆积厚、现象
本书搜集整理了甘肃域内(以现有省域为准)历史上道教碑刻一千零一十七通(篇),碑刻绝大多数时代明确,上至宋金时期,下迄近代。其中收录了新发现碑刻即录文未见诸文献著录的碑刻等一百一十七通(篇)
本书以鸭绿江上游高句丽墓葬的调查发掘成果为基础,对墓区的墓葬布局、个数、类型、保存状态进行介绍,并对相关出土器物进行科学检测和分析。2006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地区发现的重要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和调查,发掘多个墓群,发现的墓葬类型丰富,为了解该时期高句丽墓葬形制提供了基础的研究资料。
本书全面系统整理了近代传拓宗师周希丁全形拓拓本及传拓技艺相关图文资料。除国家图书馆及周希丁亲传弟子傅大卣所藏206件全形拓珍品原拓外,《传古摹拓技术研究初稿》《摹拓古器物形绘形底稿》等珍贵手稿原迹为首次出版,揭示了全形拓从定位到成型的独家技法。附录中《石言馆集拓各家所藏吉金图目》《吉金墨拓目》等周希丁历年所拓全形器目录
本书共5章,内容涵盖总论、断代、重点经典金石解析、单件金石释文题解、金石年表。书中所有金石按时间顺序,以图文对照的形式排列。图片包括金石实物、环境和拓片。本书是一种基础性资料文献搜集汇编研究工作,本书的出版将为邢台地方金石文化建设提供了可靠资料,可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本书对湖北随州周家寨墓地21座汉墓进行了全面报道。西汉墓葬年代跨度为西汉早期后段到西汉中期,出土陶器整体面貌与襄阳地区汉墓最为接近,均以仿铜陶礼器鼎、盒、壶(钫)为主,模型明器主要是灶,日用陶器流行双耳罐和圜底瓮。按出土文字材料,周家寨墓地应与西汉桃侯国的公共墓地有关。其中M8出土一批简牍,保存良好,内容丰富,书法精美
秦汉栎阳城遗址是战国时期秦献公、孝公时期都城、秦末汉初塞王司马欣、汉王刘邦都城,同时还是都长安之前汉王朝的第一座都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2012年以来持续开展栎阳城考古工作所获成果的系列报告之一。在全面整理考古资料基础上,刊布为三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