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揭开易经神秘的面纱,还易经以客观、科学的面目,我们秉承“古为今用、繁荣学术、服务社会、兼容并包的”的宗旨,开展了《中华易学全书》的编纂项目。本项目是一部规模宏大的文献汇编项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具有极高的挑战性。本套图书以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共收易学典籍183种,1839卷,3500余万字,另有2000余幅易学
《子藏》的编纂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的重大课题,具体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负责此工程的组织和实施。其将整合文科院系和古籍所、图书馆的力量,并联合海内外有关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进行《子藏》编纂出版工程。《子藏》收录的各子著作时间,则大致上截止到魏晋南北朝之末,因为这时期诸子百家的特点比较明显;而研究各子的著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录的孔子言行语录,是中国历史上儒家的重要典籍。本书选择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版本价值的《论语》著述,影印出版。其中,如《论语》的注本,选择了反映汉魏古注和宋代《四书》学的特点的何晏《论语集解》、朱熹《论语集注》;《论语》的义疏,选择了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宋邢昺《论语注疏解经》和清刘宝楠
本书收集民国时期有关孔教会的各种资料,以便学者从第一手资料中研究孔教会的历史过程。孔教会是民国初年提倡尊孔读经而建立的社会团体,至1937年9月改名为孔学会,并逐渐衰微,终至于消亡。孔教会在民国前期的社会中影响巨大。
《四书》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自元代开始,《四书》在各民族中间广泛流传,尤其在清朝的民族大融合背景下,《四书》的广泛传播推动了汉、蒙、满文化的进一步交汇交融。嘎拉桑翻译,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木刻本满蒙汉合璧《御制翻译四书》是内容最完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族文字古籍文献之一。
本书收录的各子著作时间,则大致上截止到魏晋南北朝之末,因为这时期诸子百家的特点比较明显;而研究各子的著作,其下限原则上截止到1949年,并考虑适量收入今人所辑出土文献资料。其内容主要是搜辑影印海内外所存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本卷收录《白虎通德論》相关著作45种,《独断》相关著作14种。《白虎通德論》收录元
《墨子》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被称为“墨经”。《墨子》一书中墨经集逻辑思辨与科学知识为一体,是治墨中最难的部分。为了条理展现乾嘉以来相关学者墨经注疏研究成果,本书撰者于每条经文下,首列各家注疏,继而以按语形式给出个人考释与见解,并逐字逐句注释、翻译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