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前,康有为写了两部轰动当时思想界的著作,一部是《新学伪经考》,另一部就是《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始撰于1892年,1898年正式刊行。该书认为,孔子以前的历史都无据可考,孔子假托尧、舜等古圣先贤的言论行事而作六经,其目的是为托古改制。此书赋予“孔子改制”以新的意义,赋予六经和儒学一个新的主题——在各文明竞
《古经解钩沉》是清代学者余萧客的代表作,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这是一部专门搜集和整理唐以前经籍训诂的学术巨著,内容涵盖了《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孟子》以及《尔雅》等儒家经典,对于保存和传承古代经学具有重要意义。全书共三十卷,由于《叙录》《
广岛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旧钞本《周易正义》十四附《周易要事记》一卷、《周易命期略秘传》一卷,凡十册,红色书衣,五眼线装。前八册题“周易正义卷数”,第九册外题“周易正义要事记”,第十册外题“周易正义周易命期略秘传”。第一册(“周易正义序”与“八论”)、第十册单边,半叶十行行十七字,第二册至第八册无界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字,第
为了揭开易经神秘的面纱,还易经以客观、科学的面目,我们秉承“古为今用、繁荣学术、服务社会、兼容并包的”的宗旨,开展了《中华易学全书》的编纂项目。本项目是一部规模宏大的文献汇编项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具有极高的挑战性。本套图书以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共收易学典籍183种,1839卷,3500余万字,另有2000余幅易学
《子藏》的编纂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的重大课题,具体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负责此工程的组织和实施。其将整合文科院系和古籍所、图书馆的力量,并联合海内外有关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进行《子藏》编纂出版工程。《子藏》收录的各子著作时间,则大致上截止到魏晋南北朝之末,因为这时期诸子百家的特点比较明显;而研究各子的著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录的孔子言行语录,是中国历史上儒家的重要典籍。本书选择了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版本价值的《论语》著述,影印出版。其中,如《论语》的注本,选择了反映汉魏古注和宋代《四书》学的特点的何晏《论语集解》、朱熹《论语集注》;《论语》的义疏,选择了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宋邢昺《论语注疏解经》和清刘宝楠
本书收集民国时期有关孔教会的各种资料,以便学者从第一手资料中研究孔教会的历史过程。孔教会是民国初年提倡尊孔读经而建立的社会团体,至1937年9月改名为孔学会,并逐渐衰微,终至于消亡。孔教会在民国前期的社会中影响巨大。
《四书》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自元代开始,《四书》在各民族中间广泛流传,尤其在清朝的民族大融合背景下,《四书》的广泛传播推动了汉、蒙、满文化的进一步交汇交融。嘎拉桑翻译,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木刻本满蒙汉合璧《御制翻译四书》是内容最完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族文字古籍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