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专门性的史料丛刊,广泛搜集了与阳明学相关的各类珍稀文献和史料,包括著作、文集、笔记、书信、地方志、碑刻等。这些资料不仅来源广泛,而且版本珍贵,为研究阳明学的思想体系、学术传承、历史影响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比如本书收录的《虔台志》是明代南赣巡抚衙门于明嘉靖、天启年间编修的官修志书,记录了包括王阳明在内的2
《阳明后学珍本文献丛刊》汇集了阳明后学的多种珍贵文献,包括阳明后学学者的著作、文集、笔记、书信等。这些文献不仅限于国内,还涵盖了域外的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珍稀版本。阳明后学文献积累数量庞大,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其整理工作是深入研究阳明学的基础。这些文献不仅记录了阳明后学的思想发展,还反映了明清时期学术思想的演变和传承。通
蔡清(1453—1509),字介夫,别号虚斋,福建泉州晋江(今泉州市鲤城区)人。明代著名的经学家、易学家,明代朱子学集大成者。蔡清著作《易经蒙引》《四书蒙引》,于嘉靖八年(1529),由其子推官存远进于朝,诏为刊布,影响深远。除此二种外,其作现存还有《河洛私见》《太极图说》《艾庵密箴》《蔡文庄公集》《虚斋蔡先生文集》《
《阳明前学:崇仁学派文献丛书》全套共52册,崇仁学派是明朝吴与弼所创立的学派。吴与弼是抚州崇仁(今江西省崇仁县)人,故称其所创的学派为崇仁学派。该学派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理产生气,气产生万物;坚持万事“万殊而一体”。该学派门人众多,主要有娄谅、胡居仁、陈献章等。崇仁学派对明代学术思潮的兴起具有“启明”的作用。发生在明代
《王阳明稀见版本辑存续编》全套共20册,对明嘉靖时期稀见阳明文录版本的收集、复制与研究,学术界取得可喜的成就,但还有不少亟待深入研究的空间。本丛书则立足于近几年国内外新发现阳明先生文录嘉靖稀见版本7种,包括海外藏增刻广德版阳明文录4卷本孤本、嘉靖十四年钱德洪增刻黄绾阳明存稿28卷孤本、增刻阳明文录24卷本孤本、修缮云南
陈献章(1428—1500),世称“白沙先生”,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及书法家。他一生未有著书立说,平日里乐于诗书教育,深得学生爱戴。他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他对心学的独到见解,大多通过与朋友、学生的书信往来中展现。本书是陈献章学术及哲学、伦理思想精华的汇编,最能全面体现陈献章学术思想,对于我们研究和传播心学思想具有不
本书作者束景南先生为当代朱熹、王阳明研究大家,博雅君子,治学之余亦工书画。在朱熹研究、王阳明研究领域获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所著《王阳明年谱长编》曾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治阳明学、儒家哲学、明史者无不宝重之。他有感于书写时代即将逝去的时代背景,特意用端正的正楷书法认认真真地书写这一阳明学领域重量级著作中的每一个字,以纪念
孙应鳌一生著宏富,主要有《学孔精舍诗钞》《学孔精舍汇稿》《淮海易读》《春秋节要》《左粹题评》《四书近语》《律吕分解发明》《论学会编》《教秦语录》《教秦总录》《教秦绪言》《雍谕》《幽心瑶草》《道林先生粹言》《庄义要删》《督学文集》《归来漫兴》等,均由明清学者刊行于世。本书是孙应鳌生平诗文集的总汇,以点校本形式出版。孙应鳌
《清代阳明学文献丛刊》系《王阳明全集》《阳明后学文献丛书》的延续,系对1644至1911年清朝年间公开出版的阳明学文献集成出版,这在学术界系首次对清代阳明学文献的大规模汇编出版。主要收录四类文献,一是清代阳明者学者的基本文献,如黄宗羲《明儒学案》、毛奇龄《王文成传本》、邵廷采《姚江书院传》《明儒王子阳明先生传》、李绂《
收入守仁所著《传习语》三卷、后附《朱子晚年定论》,为徐爱辑、钱德洪删定;《文录》五卷,皆杂文,其中有《宋子晚年定论序》、《修道说》、《大学古本序》等涉及经学;《别录》十卷,多为公移文;《外集》七卷,为诗与杂著(序、记、墓志铭等);《续编》六卷,为《文录》续编,皆守仁卒后,钱德洪搜辑整理。后附《年谱》三卷、《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