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庸先生辑校的《重校〈八家评批红楼梦〉》,是将清代评批《红楼梦》的最主要的八家辑录在一起。原无成书,是各自散见的八家,有的自成一书,有的只有评文不附原文。现经冯其庸先生汇集,整理核校,将各家评语分别归入所批原著的句、段、回,疏理到正文之下,属于回后评的则置于各回之末,属于眉评的则仍列于眉端。由此成为一书,以便读者阅读
本书是《诗经名物图选粹》(2023版)的典藏版。一函三册,手工宣纸彩印,以《毛诗品物图考》日本天明五年本、光绪彩绘本以及细井徇撰绘《诗经名物图解》日本嘉永年间彩绘本为底本,择每种书之图像美善者入册。上册为《毛诗品物图考》光绪彩绘本,改为经折装;中册为《诗经名物图解》嘉永年间彩绘本,采用蝴蝶装;下册为《毛诗品物图考》天明
书稿共分八册,以《宋史·艺文志》著录北宋小说为依据,收集历代官私书目、序跋、评论等各种相关资料,不收原著佚文。所收北宋文言小说共六十六部,基本按《宋史·艺文志》的排列顺序整理。每部小说的集解,先标明《宋史·艺文志》著录原文,再列历代官私书目、序跋、评论等内容。每部小说集解后均有按语,对小说作者生平、作品成书年代、版本流
书稿共分七册,以《旧唐书·经籍志》(著录14部)、《新唐书·艺文志》(著录123部)、《续唐书·经籍志》(著录30部)等著录小说书目为依据,收集与这些小说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包括小说作者生平事迹、小说作品序跋、评论、历代官私书目等。所收资料仅限于古文,近人用古文或浅近文言撰写的研究成果,以1949年10月1日为断,此后
本书在内容上承接《楚辞大典·第一编》,继续收入80种左右《楚辞》文献。《楚辞》之学萌发于秦末汉初,两千多年来,《楚辞》文献学的研究一直是各时代的热门之学,目前海内外《楚辞》刻印、校读文献有上千种,面对卷轶浩繁的《楚辞》文献,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做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对于《楚辞》和楚文化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楚
本项目是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895—2020)编撰暨古典资源重释重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以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史为研究对象叙述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史,建构富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现实主义小说理论的复杂历程与丰富面貌;以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现实主义小说理论的建构历程为历史秩序、逻辑来
本书汇集了夏传才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的大部分著作,可谓集成之作。本丛书共分为九卷:《卷一诗经研究史概要》《卷二二十世纪诗经学》《卷三思无邪斋诗经论稿》《卷四诗经讲座》《卷五不学诗,何以言》《卷六十三经讲座》《卷七诗词入门:格律作法鉴赏》《卷八古文论译释(上)》《卷九古文论译释(下)》。集中展示了夏传才为建设现代诗经学所做的
本书是《中国抗战戏剧文献汇编》的姊妹篇,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泽龙教授主编,利用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文献辑录的成果,将1931—1949年间出版的抗战诗集集中整理出版,按出版时间先后排序。这些在抗战时期出版,或者战后出版的诗集,讴歌了全民族抗战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又名脂残本、脂铨本,因第一回正文中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十五字,指明所据底本年代为清乾隆甲戌年,故名甲戌本,现仅存十六回,一般认为是现存的抄本《红楼梦》中年代最早的。1927年胡适在上海购得,后寄存在美国。1961年在台湾影印出版,之后海内外翻印不断。直至今天,内地所有的影
本书对唐五代两宋所有词调予以全面梳理归纳,考定每一调的来源和文化属性,呈现每一调在唐五代两宋的使用情况;从词调音乐结构与词体语文形式相协的原理,将每调第一首词作“原型”按句型结构划为“始词”“变体”两大类;汇总每一调所有作品,对“始词”体作品的“增减字”和“变体”的形式差异再加归纳分类,以切实呈现词体的基本程式构架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