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之前去欧洲,这是占夏的人生梦想。没有足够的钱,但是她有足够的勇气。她选择了在微博这个互动性和延展性极强的新媒体上筹集旅费的方式,并将这趟旅行命名为“微旅行”。消息发出后在微博上引起巨大反响,在铺天盖地的质疑以及无数的感动支持中,占夏带着网友捐赠的旅费实现了30天的欧洲旅行。奇妙的旅行,也邂逅了不少奇妙的人和事:微
本套图书满足了女孩子们对公主的憧憬,描述了一个现代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公主的传奇故事。书中的主角马小岚聪明、幽默,而且特别顽皮。本套图书融入了许多新的创作元素,作者曾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她紧紧抓住女孩的心理,给女孩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为她们创作了一场阅读盛宴。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由杨兹举、曲明鑫、陈智慧编著,本书发现并选取某些特例与个案来作具体的审视和评析。从某些侧面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态及其发展变化,以少许精彩的“特写镜头”呈现文学史“全景镜头”下特定文字现象的丰富性和具体性,还骨骼以血肉。另辟蹊径是其艰困之处也是其用力之处。比如《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对沈从文的研
这是一本骑行在越南的旅行散文。越南的蒙蒙细雨、绿皮火车、稻草垛、牧童水牛、铁桶爆米花、老式转椅的理发店,仿佛一部时光机,随着自行车车轮的转动,带我们回到了作者记忆中江南小镇的童年时光,一同走进那些年似曾相识的小城故事。在童年中,在故乡里,我们从未老去。
《媒体眼中的大连医科大学:2007-2012》主要收录了国际护士节大连向“准护士”授帽、新搬迁的大医和大外是个啥样(节录)、团市委昨命名柯棣华团支部、三万师生进驻大学城带动南路人居新变化、学生作品引来众多老外参观、大连医科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毕业生们将学士帽高高抛起庆祝大学生涯学有所成等内容。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阅读《水浒》札记
2002年9月,下岗失业的作者在司法局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进入司法局直属的国办律师事务所实习,开始了律师生涯。2003年,作者满怀信心从老家来到深圳,希望这个年轻的城市有作者的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律师梦想。但是,在这里作者处处碰壁,内心非常失落。突然爆发的非典疫情,更让作者心灰意冷。来到深圳一个月后,作者决定离
《中国近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872-1914)》匠心独具地选取文学广告作为文学史叙述的基本材料,采用编年体的结构模式、书话体的叙述方式,在文学生产与流通的交汇点上重新书写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并辅以相应的历史图片。《中国近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872-1914)》既有宏大的文学史视野,又细致入微
唐庚是生活在北宋末的一位有名的诗人,与苏轼是小同乡,同是眉州眉山人,比苏轼稍晚一辈,有小东坡之称。 唐庚是一个少有的在宋代继续走唐诗写作之路的诗人。唐诗主情韵,宋诗主理趣;唐诗多从苦吟中出,宋诗多从才学中出。都很不容易。唐庚最佩服的诗人一是杜甫,一是苏轼。从他的文艺散论《文录》中可以看出,杜甫诗最使他折服的是杜诗虽小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也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校60周年。在这一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在全体贸大人的凝心聚力、拼搏奋斗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隆重纪念建党90周年,成功举行庆祝建校60周年系列活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为开辟对外经济贸
亲情、爱情、山水情,行云流水之间,全是人情物理;自然、人生、哲理,处处民间情怀与社会忧思。郑劲松专著的《永远的紫罗兰》是作者近20年发表的散文、随笔、小说的自选集,追求朴实而清新的文风,深邃而温婉的文化情致,率直而真纯的人格内涵,在网络文化风行、价值紊乱、话语错位之际,张扬文学文体的回归、审美情怀与精神价值的坚守,力图
《风流草》作者用自己的脚步走遍夜郎故土,用自己的妙笔描写多彩贵州奇幻万状的风情,《风流草》分为“序篇(风流草、走过贵州三关)、行过壮丽黔山、涉过秀丽黔水、走进神奇溶洞、踏进迷人村寨、邂逅夜郎传说、探寻历史古墓、踏上红军之路、欣赏侗歌苗舞、缅怀历史名人、近观贵州竹艺、抚摸苗衣苗绣、融进欢乐街市、牵挂我的茶情”等卷篇。
《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是王利明教授的首部随笔集。作为一名治学严谨的学者,他以惯常的认真态度,亲自挑选文章结集,并参与编辑工作之中,打磨、修改,最终使这本小书付梓、面世。法治随感体现了王利明教授对法治建设的一些初步的认识,也是其亲身参与立法、司法和在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中的心得体会。作者用其朴实、绵密的文字,围绕“何为
《中国古典诗文精品读本(套装上下册)》正文中作家的排列,以作者的出生年代为顺序,同一生年者,以卒年为主;生卒年代不详者,酌情排列;个别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作品,按作品反映的时代内容排列。全书参考历代其他重要注家的成果和当代学人的研究,对460多篇古代诗文进行了现代学术观点的诠释。书中所收的作品均从通行本,一般不出校记。书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15讲(第2版)》是著名文学史家陈思和教授为大学生开设的研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的通选课讲稿,以名家名作串联起现当代文学史,精选名篇佳作,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和解读,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纷呈的文学殿堂,获得文学审美的熏陶和享受。新版对原书各讲进行了增删和合并,补充了讨论贾平凹《秦腔》和莫言诺贝尔奖领奖词的内
《读画记:那些疯狂或忧伤的美》是一本融合了美学、哲学和人生经验的散文随笔集,作者从十几位中外画家的画作和生命说开去,疏通了通向超验人生的桥梁,对一幅幅经典画作的细致解读,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别样的世界:种种冷峻、忧伤、宁静、疯狂的美。而在这美之后,正隐藏着我们呐喊的声音,颤抖的灵魂。
《中国书籍文库:诗词类鉴》即从比兴意境类、托物言志类、一字立骨类、直抒胸臆类、虚实映衬类、情景关系类、嬉笑怒骂类、用典使事类、名诗专讲类、铿锵名句类、依“我”纪行类、褒贬论诗类以及白描类、烘托类、干谒类、讽谕类、翻案类等十七个类型对中华古典诗词进行细致的分析鉴赏。分析鉴赏不仅是技巧性的学问,更反映了一个人的自学能力。它
《中国书籍文库:<红楼梦>研究新论》简要介绍了《贾府示意图》,论述了大观园的原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群贤接力撰写《红楼梦》、人物原型、创作时间、小说时间错乱问题、有关曹雪芹的系列问题等等。《中国书籍文库:<红楼梦>研究新论》还论述了《红楼梦》的语言艺术、风格、结构、美学观、世界观、主题、艺术描写、思潮、至境等等。
李大海,何许人也?要想认识和了解一个人,按惯常的说法是,听其言,然后观其行。我们先来看看李大海的言论。关于首都北京的迁都问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讨论过,现在是又旧话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