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全书52卷,载药1892种,方一万余首,插图一千多幅,为明代万历以前本草集大成之作。该书还流传海外,对世界药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化学等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是受世界瞩目的伟大著作。本书首
《法定药用植物志》华东篇共收载我国历版国家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标准及其附录收载药材饮片的基源植物,即法定药用植物在华东地区有分布或栽培的共1230种(含种下分类群)。科属按植物分类系统排列。内容有科形态特征、科属特征成分和主要活性成分、属形态特征、分属分种检索表。每种法定药用植物记载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
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糖生物学(glycobiology)是一个新兴的并且正在蓬勃发展的领域,而糖蛋白研究在糖生物学中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有关糖蛋白的研究,特别是糖蛋白作为药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关于中药糖蛋白的研究,特别是基于中医药学的新一代糖蛋白药物的研究方兴未艾,日益展现出广阔的开发前景。本书
《中药化学》是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根据中药制药及制药工程等专业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理论知识)主要以各类中药化学成分为研究对象,着重介绍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注重介绍中药化学学科中的新思路、新方法
本书共8章,依次介绍了三七相关的基础知识(第一章);三七药材的产地加工过程、产地加工技术以及储藏与养护,并探讨产地加工对三七药材质量的影响(第二章);三七传统饮片和新型饮片的制备工艺(第三章);三七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技术(第四章);三七的成方制剂及其制备工艺和代表性品种(第五章);以三七为原料的食品(第六章);
《伏牛山药用植物志》是我国中原地区植物的一个信息库和基础性科学资料,共计7卷,书中主要记载了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科学名称,详细考证了各种药用植物的历史文献记载、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物候期和用途等,是伏牛山药用植物资源的资料汇总。本书为第一卷,包括总论和各论。各论部分详述每一种药用植物,包括伏牛山原产地保护品种(伏
中医药学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整体观、天人相应观等,无不闪烁着先辈智慧的光芒;中医药学有独特的诊疗方式,辩证论治,疗效卓越;中医药学有巨大的天然药物宝库,经过几千年的人体直接实验,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用药经验,特别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古今名方,疗效奇特,奥妙无穷。本书取名《效方优选》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书内篇章不求其全,只求说明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困扰行业和产业的共性问题。本书先简要总结中药注射剂的现状,继而根据传统口服药用药规律较系统地提出“大分子物质(杂质)”理论,并用实验证实去除大分子物质后,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主要功效得到保留,外观和稳定性均得到改善。本书还建立了中药注射剂有关大分子物质的检查方法,最后为中药注射剂的
三七的加工涵盖三个层面,即三七的产地加工、饮片的炮制加工及产品精深加工。因此,本书从三七加工的三个层次面展开,全面介绍近20年来三七产品加工的研究与实践结果,展示三七现代化加工的优势和特色。本书共分8章,首先重点介绍三七药材的产地加工过程,并探讨产地加工对三七药材质量的影响(第1章和第2章);随后论述三七传统饮片和新型
《中药制剂分析》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药与制药类规划教材之一,依照教育部相关文件和精神,根据中药制药、制药工程等专业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紧扣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九章,主要介绍了中药制剂分析的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及特点、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程序、国家药品标准、中药制剂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中药制
本书内容包括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方法,糖与苷类,苯丙素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萜类与挥发油,三萜及其苷类,甾体及其苷类等。
青蒿素类抗疟药(英文版)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幅员辽阔、气候适宜,蕴藏着丰富的中草药野生资源。为方便读者准确辨识以及利用中草药,本书编者总结多年从事中药资源调查的成果,精选了南方较常见的中草药品种600种汇集成册,并配以近千幅植物野外彩图,为读者展示了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中草药的概况。书中对中草药野外植物形态、主要产地、入药部位、采收加工、功效主治及现
本书以继承发扬、临床实用和富有新意为原则,总结中药临床应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反映现代中药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成果,并记载药物在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为一本实用的中药临床应用参考书。全书收载常用中药433种,按药物主要功效分为20章。每一药物从异名、基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成分研究、药理研究、炮制研究、临床应
本书收载常用中药饮片近400种。精选中药饮片特色鉴别样本,样本均来源于三级甲等中医院中药房当前使用的饮片,并经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专家鉴定确认。本书具体介绍了根及根茎,种子果实,草,叶,花,皮,藤木,树脂,动物,矿物,加工以及其他中药饮片共12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并参考高等中医药院校《中
本书内容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而安排的,主要分为炮制传统实训和炮制前后药材成分的检测两部分。传统实训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继承传统炮制方法,并结合图片对照。成分的检测结合现代药物成分分析,以此证明中药饮片的炮制对其部分成分的影响,以验证中药饮片炮制方法的合理性,为进一步探索和改进药材炮制的工艺及原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本书
本书参考我国2017年前颁布的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及民族药标准120余册,收录这些标准收载植物药材的所有基源植物,甄别其中的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进行考证、校订、归纳和合并,共整理出药材基源植物224科2969种,按植物分类系统排列。内容有法定药用植物的中文名称(含别名)和植物拉丁学名(含异名)。
本书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信息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信息工程重点研究室、北京市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中择精要选编而成,内容包括中药信息学在中药药性与配伍理论、中药物质基础、中药作用机理解析、中药有效成分群发现、中药设计、药用辅料、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中药生产工艺设计空间等中药学关键核心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卷及解析》是国家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推荐辅导丛书之一。依据**版《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性状鉴别,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成分、中药毒理,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控制、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等重要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和提炼,结合历年经典考题编写组卷。全书提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模拟试卷及解析》是国家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推荐辅导丛书之一。依据**版《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从临床用药角度对常用单味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注意点,以及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注意事项、配伍意义、组方特点等重要知识点做了全而梳理和提炼,结合历年经典考题编写组卷。全书提供3套模拟考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