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们在10年前跟师施杞教授临证时的病案实录,选择施杞教授临床具有代表性的医案,每一个案例均详细记录病史,每次就诊的辨证调治过程并附按语,按语主要对其学术思想进行阐述。
全国名中医庞国明教授致力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50余年,博采众家之长,勤于临床,善于笔耕,有得辄著,潜心悟道,以启后学。本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宗旨,我们汇集庞国明教授临证心得、医案、验方,凝炼集成了庞国明教授诊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内科疑难杂症等方面的学术专著。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适应新形势下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教材立足健康中国建设,展示针灸成果;结合一线教师的临床经验,介绍针灸临床基础指导原则;重点介绍各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突出临床特色,体现中医药文化自信,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教材编写遵循“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各参编
本书将中医药、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相结合,系统性地综合了中药分子靶点鉴定的相关前沿技术,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计算药物靶点预测、报告基因筛选、表面等离子共振筛选、生物素靶标垂钓、等温滴定量热、亲和色谱技术、质谱技术和细胞膜色谱等现代常用于中药分子靶点鉴定相关的研究技术。全书各项技术内容均独立成
这是一部全面介绍通元针法的专著。通元针法是我国著名针灸专家、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指导老师赖新生教授所创,是赖教授从事针灸临床40多年的躬耕实践,经验积累,科学研究,探索未知的一种总结与尝试。这一疗法问世以来,以其新颖的配穴理论、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传统针灸理法方穴术体系的新
本书分为基础理论和振动测试方法与应用两个部分。其中,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和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理论建模,振动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的建模与求解方法,振动系统的模态表达、模态特性及状态空间模态分析,振动信号分析的典型方法。振动测试方法与应用部分包括:振动传感方法、先进振动测量技术、振动测试仪器系统、实验模态分析与工
中医脉诊入门六讲(图解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范逸品主笔,全书主要以28种常见脉象为轴线,介绍了每种脉象的特征、脉理、临诊时的诊脉诀窍、什么疾病会出现这种脉象。临床上单一脉象少见,多为两种以上的脉象同时并见,对此书中介绍28种单一脉象的兼脉,并结合望、闻、问诊的主要症状,四诊合参,脉象、症状互证,准确诊断疾病
当代名老中医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他们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思想独到,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传承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以疾病为纲,详细介绍了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疑难杂病的经典处方和医案。书中真实记录了湖南省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过程中的经典医案,病历资料完
本书为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分为基础篇、成人推拿篇、小儿推拿篇和拓展篇四部分。内容包括推拿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功法和手法)、临床疾病治疗和自我保健推拿等。每章末尾提供了思考题,以及以二维码形式呈现的数字化教材内容,包括课件、习题、思维导图、视频(功法操作、手法操作、疾病治
本教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特色创新教材之一,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针灸临床特色技术总论,主要介绍针灸临床特色技术的概述、源流、分类、关键问题、整合针灸学、传承和创新;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介绍疗效确切、技术公认且具有临床特色的针灸技术、针灸理论指导或针灸处方,包括48种针类技术、17种灸类技术、6种针灸微创技术和4种针灸其他技术
本书根据《小儿推拿专项职业能力鉴定规范》编写,内容包括小儿推拿岗位职业道德和规范、中医基础知识、正常人体解剖基础知识、小儿推拿概述、常用推拿手法、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小儿保健、小儿常见病调理。附录部分包括推拿练功的三种功法和小儿推拿古籍选。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章节共介绍了近90个常用穴位,并按照头面部、胸腹部、腰背部、手肘部
本教材面向中医康复学等相关专业学生以及中、西医康复从业人员,从我国中医康复学发展沿革入手,以源流为切入点,挖掘历代中医康复学的理论与实践相关文献,旨在扩大读者的知识范围,培养读者阅读古籍能力、提高中医康复基础理论水平。内容包括对历代医家、道家、佛家、儒家、武术家等名家康复相关医经、医论、医案文献典籍的整理与解读。本教材
薛莎教授是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从医四十载,在疑难杂病的诊疗及脾胃病、代谢性疾病(痛风及骨质疏松症等)、铅中毒疾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书系统总结了薛莎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主要包括对常见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常用治法和心得、常用方剂,个人临床验方和
饮食是肿瘤患者日常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书由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临床主任医师和高级烹饪技师主持编写,围绕日常饮食中如何更营养、合理地防癌抗癌展开介绍。从肿瘤的临床特点、康复护理和食谱选择三个角度对目前临床常见的肿瘤病展开具体论述,同时对常见饮食禁忌进行答疑;书中将传统中医与日常食材相结合,从中医古籍中探索不同食物
本书以中医历代医案数据库为研究对象,介绍中医证候理论的研究现状、单元证假说的提出、心系统等5个系统单元证常见症状的统计分析,以及心、肝、脾、肺、肾系统单元证的临床表现形式,表格形式一目了然,力求找到每个单元证在医案数据库中所能表达的所有生命状态,从而为建立起具有普适性的证候诊断标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书还附有2750个
本书是“龙江医派现代中医临床思路与方法丛书”之一,是对龙江医派中医文化的重要传承与发展,书中内容翔实、结构清晰,详述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针灸辨治思路与治疗方法,并较为全面地整理了龙江医家针灸治病的理念和临床经验,着重突出了针灸疗法在疾病治疗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建立中医思维方式,迅速地掌握临
毕朝忠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从医约六十载,孜孜求索,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中医内科、儿科、皮肤科见长,在治疗肺系疾病、肾脏疾病、脾胃疾病、心脑疾病、皮肤疾病等方面颇有建树。本书是毕朝忠学术经验继承人对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总结。为方便读者学习,编者还对毕老治疗部分病证的经验及选方用药特色做
本书内容由医经选、医论选、歌赋选、医案选四篇组成。上篇医经部分节选了《黄帝内经》和《难经》中的针灸理论,旨在探本溯源,深入理解针灸经典著作原文;中篇医论部分对历代医家具有代表性的针灸学术思想和文选进行分析,丰富学习者的针灸理论框架;下篇歌赋使学习者在学习针灸理论的同时,学会赏析写作文采,体会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附篇以名
本书内容由绪论和针灸研究方法、针灸理论基础、针灸技术原理、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实验指导六个章节组成,着力反映实验针灸学最新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优秀成果,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书总结李玉峰主任医师对中医理论的认识、理解和探讨,以及临床经验总结、临证案例分析,该书将设理论探讨,方药应用,医案医话、学习体会等内容,主要适用于爱好中医药知识的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