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于病理学常见的一些疾病进行了系统性地分析,为读者认识病理学的大体标本及病理切片提供了更直观形象的参考。同时,整理了病理学知识点和各类考试真题,为读者提供精读及考前训练的机会。编写内容主要遵循教育部病理学课程要求,系统全面,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本书主要供临床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病理学实验学习和理论课课后复习使用,也可
本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病理学名词,内容包括:总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淋巴造血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11个部分,共2484条。
《病理学实验指导》共14章,每章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概要、标本观察方法、实验内容(大体标本和切片)的观察要点和描述方法、病例讨论及复习思考题。实验大体标本均有相应病史简介,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病变或疾病的动态观察分析及综合判断能力,提高学生临床病理联系的能力,促进教育部、*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医学生培养应该“早临床、多临床、
本书由总论和各论共17章组成,其中总论(含绪论)6章,各论11章,全书控制规模约60万字,插图约400幅,含彩图(照片)约350幅,黑白图约30幅,彩色模式图约20幅。在不改变现有教学体制模式和教学核心内容基础上,撰写临床真实案例和标准化案例80-100例,每一章节含有3-6个案例,并针对不同案例提出2-3个问题
本书为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课程改革创新教材中的一本,内容包括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重点阐述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的变化,病理生理学则重点阐述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变化,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形态结构变化与机能、代谢变化之间的关系,在编排上,把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相关或相近的内容
临床大体病理描述与取材是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书精选1200余幅大体照片,按疾病发生部位、人体系统编排,全面介绍人体各系统的解剖学、大体取材、临床特征和大体特征,以帮助读者系统掌握临床大体病理检查的各项要点和前沿进展,从而规范临床病理大体描述和取材。
本书共分18章,另有绪论和模拟试题,章节编排与规划教材基本一致。每章先列出学习目标,强调本章重点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内容精讲对本章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进行了提炼、归纳和总结,重点内容用★号标出,特别需要强调的重点、难点与考点内容用文字下划线及点标出,以提醒学生注意掌握、记忆;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和参考答案。本书适于高等
本书整合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绪论和第1-9章阐述了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第10-15章阐述了常见疾病的特殊发展规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案例式教学主要是以各种病理过程和各系统病理生理学的临床标准化病例为导向,将临床病例适当穿插于理论教学中,以增加理论课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建立起病理生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为临床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
本书共10章,分别从炎症因子及其研究进展,炎症因子与各类慢性疾病及肥胖、衰老、重金属暴露、肠道菌群的关系,常见炎症因子在慢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炎症因子的检测技术、靶向干预与治疗等角度展开,将炎症因子知识、预防干预技术和学术研究系统地结合在一起。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细胞病理自动阅片的关键技术,内容涵盖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全书共5章,内容包括自动阅片系统结构及关键技术、显微镜聚焦与样本扫描、光照不均匀问题及其补偿、面向阅片环境的细胞图像分割、细胞图像类别划分与识别等。
《病理学基础》为山东省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揭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涵盖了病理解剖学及病理生理学,根据知识的前后衔接将其进行有机整合。本教材共16章,第1~9章讲述疾病的共同规律,第10~16章讲述各系统临床常见疾病在共同规律基础之上的特殊规律。教材内容精炼、层次分明、图文并茂,并配有案例及案例分析、考点、护考链接、知识链
本教材分为上、下两篇共24章。上篇为病理学,共12章,包括病理学绪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常见疾病以及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下篇为病理生理学,共12章,包括病理生理学绪论,
本书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学说”的发展史开始阐述,系统介绍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调节和相关炎症标志物,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中的作用,血管炎症诱导物、脂肪因子和白介素等炎症介质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以及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天然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抗炎治疗等相关专题。
本书为本科生用病理学实习彩色图谱,华南版教材之一。全书共有彩图414幅,其中大体标本112幅(包括X线片3幅),组织学图片302幅。组织学图片中HE当色图片共271幅,特殊染色图片14幅,免疫组化染色图片13幅,其余的有免疫荧光、原位杂交和电镜等图片。
《组织病理学教学与诊断图谱》(双语版)由总论(第1~5章)和各论(第6~19章)两部分组成,内容包括了全身各系统器官常见疾病的组织病变,适当扩展与补充了反映当今病理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如组织中分子病理学检测技术显示的结果、电镜、共聚焦显微镜的亚细胞水平的观察等,共有1000余幅图片,均选自作者临床工作积累的和教材中
本教材紧扣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护理专业特点,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坚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体现病理学专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对接专业标准和岗位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本书中还配有部分数字化教学资源,可借助手机轻松观看,以期达到宜教易学的
双语版《病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共14章,分别对病理状态下的细胞行为,如细胞凋亡、自噬、内吞,干细胞等;细胞调控,如黏附分子、细胞周期的调控、端粒与端粒酶、信号转导途径等;疾病伴随的分子现象,如上皮间质转化、肿瘤血管形成、表观遗传学改变、肿瘤微环境的组成、肿瘤浸润转移的机制;以及当下热门的为靶向治疗、精准医疗而开展的分子
本书为《鲁宾病理学》的浓缩版本,共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总论,主要讲原则和病理机制,第二部分各论主要讲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特异性病理,每章又分别从疾病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方面来介绍。本书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全彩印刷,图片丰富,绘图精美,包含各类流程图、线条图、表格、显微图片等共计852幅,这非常便于读者更好地
本图谱精选428幅包括各种病变的肉眼和镜下图像,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图谱共151幅,其中包括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的病变。各论图谱共277幅,其中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淋巴造血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传染病的常见病理变化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