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贵州省自然资源变化对生态影响遥感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技术方法、指标体系等进行了凝练总结,分析了贵州省2017—2019年自然资源宏观变化情况,研究了贵州省自然资源变化对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功能等产生的影响,分析了贵州省自然资源和生态变化特征,对贵州省自然资源变化监测技术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
本书梳理了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我国湿地保护在法制建设、修复政策及成效、公众意识与民间机构参与,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十大进展;介绍了我国最值得关注的十块滨海湿地,这些湿地是经过环保公益组织和专业机构推荐并经社会公众广泛投票评选出的;运用湿地干扰指数评估方法,对35个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系统的干扰状
对地理对象的定量化研究需要从时间、空间和属性三个维度展开。传统的统计学方法为揭示地理对象的数量特征和相互关系的统计规律提供了基础方法;时间序列分析和地统计学方法为分析地理对象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空间依赖性提供基本的工具;空间分布的测度、区域类型的划分和归并、众多变量的缩减及复杂地理决策方法也是地理学定量化研究的基本组成内
沙坡头位于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今中卫市)境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于保障包兰铁路建设的需要,这里开展了防治铁路沙害的科学研究工作。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沙坡头的治沙业绩蜚声中外,受到全世界治沙同行的赞誉。作者以高度朴实、凝练的语言,分十四个专题向读者介绍了五代治沙人艰难创业的道路,
本书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藏东南关键区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汽通道科学考察的总结性专著,亦是青藏高原藏东南水汽输送研究的**成果。全书共11章,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两次科考的背景、意义、目标及内容;回顾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近几十年来的自然环境与气候背景;介绍了2018年开展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表能量平衡过程和水汽输
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散落着一座座丹岩峭壁、霞蔚云蒸而被称作“丹霞”的山峦,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本书阐述了丹霞一词的起源、丹霞地貌学术含义、丹霞文化魅力,简要介绍了“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六个片区的地貌成因和旅游资源特色。
本书对中国维管束植物的拉丁名构词进行了解析并给出汉语释义,所编列的分类阶元包括《中国植物志》中记载的全部植物种类、近发表的新种和新记录及外来物种。书中所收录的各种分类阶元,即科、属、种、变种、变型等,共45000多个检索条目,包括异名。正文词条以拉丁名排序,书后附有中文科属名索引和拉丁语词汇索引。拉丁语词汇索引列出了所
本书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数字化建设入手,涵盖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数字化规划、建设与支撑业务等全方位的内容。全面阐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数字化建设与发展的新动态、新思维、新经验。《BR》全书共12章,内容包括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进入新时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数字化建设总体规划,自然资源多维立体协同感知网构建,自然资源多源
本书分为八章,讲解围绕生态湿地展开的基础理论,以及开发建设管理相关的重点内容。其中前四章从湿地的起源入手,阐述了湿地现状、湿地定义、湿地分类、湿地功能等相关内容,为读者构建湿地的知识理论框架。后四章从湿地效益评价到生态湿地保护,以及生态湿地开发与景观营造,直至生态湿地的管理,串联了生态景观湿地的生态学、经济学、美学评价
本书在系统解析我国滨海湿地受损状况及其生态修复历程的基础上,从生源要素转化过程、水盐胁迫下的生物响应及适应性、水文过程及生境适宜性、营养级联效应、蟹类植物微地形互作机制等方面,揭示了受损滨海湿地的生态响应机理,建立了滨海湿地的微地形修复模式、水文连通和生物连通修复模式,以及修复性生态补偿模式,为指导滨海湿地生态
本书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水文过程和气候变化对滨海湿地碳循环关键过程与碳汇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野外长期定位观测和原位控制试验,集成分析长期监测资料(8年连续监测数据)和试验数据,shou次系统全面地阐述滨海湿地碳循环关键过程和碳汇功能对水文过程(潮汐、地表淹水、地下水位变化)、气候变化(增温、降雨量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中西部城市化快速发展,山地区域城市扩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日趋激烈,而自然山体是矛盾焦点。本书以协调城市遗存山体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为出发点,首先介绍了城市化过程对城市自然遗存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的影响;其次以黔中喀斯特多山区域为主要研究区,分析了黔中多山城市空间
本书以青藏高原尤其是西南河流源区为研究对象,着重论述地表能量收支关键参量研究的新方法及生成的新型科学数据集。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绪论、全天候地表温度生成、近地表气温降尺度、地表长波辐射估算、地表短波辐射产品验证等。
本书选取沙漠化逆转的典型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遥感和GIS技术、野外调查和查阅统计年鉴等方式获取基础研究数据,综合分析了生态政策实施过程中沙漠化逆转区社会-生态系统所受干扰的空间分布、强度和连通度;评价了农户对生态政策实施的适应性感知、适应策略和影响适应策略选择的因素;综合生态、社会和政策子系统,评
《长江中游通江湖泊江湖关系演变及其效应与调控》是关于长江中游自然通江的洞庭湖、鄱阳湖与长江江湖关系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的研究专著。《长江中游通江湖泊江湖关系演变及其效应与调控》系统揭示了近60年长江与洞庭湖和鄱阳湖江湖关系变化规律、阶段特征及其机制,阐明了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对长江中游通江湖泊江湖关系变化的影响,明确
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由于全球人口增加及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期忽视环境的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全球湿地丧失和功能退化成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开展长期持续的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穿透植被进
自然地理学综合实习是自然地理学相关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野外的实习与实践,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地理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同时,学生也将通过对实习区域发生、发展中的自然地理学问题的进一步发现、理解与思考,形成进一步学习的认知基础,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综合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书以雷达遥感罗布泊探秘为主题,总结了作者在罗布泊地区长期进行雷达遥感探索揭秘罗布泊成因的成果。本书共6章,分别对雷达遥感技术在罗布泊湖盆地形地貌解译、湖泊浅层地表探测、浅地表含水层埋深、湖盆盐壳微地貌识别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深入、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以雷达遥感为手段,进行了罗布泊历史环境演变的深入讨论与罗布泊古水
滨海滩涂湿地是陆地与海洋的生态过渡带,受陆地和海洋的双重影响,具有特殊的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特征,是全球为脆弱和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提供着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质净化和旅游文化等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是我国东部城市化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不断加剧,滨海滩涂湿地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功能
稳定的河漫滩沉积中含有丰富的流域洪水事件和环境污染信息,为开展河漫滩环境沉积学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长江南京—镇江段地处长江下游,沿岸发育了较大面积的河漫滩。本书所记录的研究在长江南京段采集了3个现代河漫滩沉积岩心,在镇江段采集了2个现代河漫滩沉积岩心,综合运用地貌与沉积学的调查和方法,结合实验室137Cs测年、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