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2016年至2017年,为了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落实习总书记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指示,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内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工作。完成勘探面积440余万平方米,发掘面积9.9万平方米。发现汉代城址一座(路县故城)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湖北省郧县刘湾遗址在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书中分别就该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宋代及明清时期的遗存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动物学等学科,重点总结了刘湾遗址各阶段的文化特点,是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一部综合性考古发掘报告,对研究鄂西北古代文化发展历程补充了材料,具较高的学术
河北隆尧石刻
古城印记——战国秦汉古城文明集录
殷墟考古90年来,发现了丰富的殷商文化遗存,大型宫殿建筑、王陵、甲骨刻辞、青铜器和玉器等冠绝当时。但出土*多、富于变化的遗物是陶质类器物,构成了殷墟文化丰富而多彩的多样性特点。这里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就这类文物的发现与研究作回顾、总结和思考。殷墟考古始于1928年10月,主要工作由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持,193
本辑刊发考古发掘简报4篇,公布了重庆涪陵、湖北宜城、四川安岳和广西梓平四个地点的考古新资料;收录论文8篇,分别对三星堆遗址、新一村遗存与十二桥文化的关系、石寨山文化的同心圆纹盘与玉溪刺桐关遗址的性质、西南地区考古出土的汉代瓷器、川渝地区汉晋墓出土抚耳俑、湖南地区青瓷盘口壶、云冈石窟第13-30窟,以及动物粪便分析及其在
本辑为手工业考古专辑,共刊发考古发掘简报2篇,公布了成都金沙遗址雍锦湾地点、湖北老河口杨庄遗址的考古新资料;收录了2016年“手工业考古·重庆论坛——中国两南地区冶金与盐业考古学术研讨会上的7篇论文,分别对巫山李家滩山土大口折肩青铜尊、楚系青铜器的铸造遗址、青铜器补铸现象、中国^代单质锌始炼年代、重庆地区清代冶锌牛产与
本书是重庆市万州区武陵慕群的发掘报告。伞书以时代先后为序介绍了对该墓群战围至明代墓葬3次考占发掘的成果。本书为全面建立峡江地区战圉至明清时期的丧葬文化序列,研究这一时期本地的政治格局、经济水平和文化的交融脉络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物资料。
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6·郑州)会志
《咸阳东郊秦基》考古报告上编公布了西耳村52座、尹玉村134座中小型秦基的发掘资料,包括墓葬形制、葬具葬式、出土器物的客观描述以及墓葬分期、墓葬统计、年代推定、文化因素分析等;下编涵盖咸阳周边发现、发掘的建筑遗址、公王陵墓、中小型秦基墓葬资料的梳理、研究。
本书意在以殷墟发掘历史上的事件与人物为中心,对殷墟发掘历史的全程做出评价。殷墟的田野考古实践,不仅促成了考古地层学技术的成熟,探索了器物整理的形态分类方法,也催生了首张田野考古的“发掘执照”。全书分为三个大部分,分别是最初十年(1928-1937年)、工作站里的守候(1950-1995)、考古与世界同行(1996-20
《边疆考古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集刊。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7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
本书为徐光冀先生考古工作近六十年除专著外的研究成果汇集,全书分为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和青铜文化、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三峡和西南地区考古、综合论述、文物保护、纪念与怀念、其他七大部分,共收录作者研究性文章113篇,书后还附有著作曰录及坊谈笔录6篇。系统地梳理了徐光冀先生在考古及文物保护方面的研究脉络。
山西珍贵文物档案 1
本书是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编撰的考古报告集。书中收录了为配合新建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路建设而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的调查报告、发掘报告及科技分析报告,调查报告有新建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路调查报告1篇,先秦时期发掘报告有郫县天台村遗址万达广场地点、天府花城地点,郫县波罗村遗
本书收录了近年发表的以叶家山、文峰塔、郭家庙、苏家垄等遗存为代表的曾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主要收获,以及围绕这些发现组织的专家笔谈、学术研讨会综述等,同时收录历次曾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这些成果概述了各次发现的主要资料,报道了基于曾国考古资料之上的曾国考古学、历史学的研究,对推进曾国考古、曾国历史文化研究、周代封国
本书收录了自石寨山古墓群发掘以来数十位作者的研究文章,内容涵盖十分广泛,包括石寨山出土青铜器图像的诠释、考古文化特征、文化分期、文化命名、青铜器的成分分析,丧葬习俗以及社会阶层和社会制度等。从中可以见到石寨文化(俗称滇文化)的方方面面。
本书在郑州大师姑城址2002阳2003年考古发掘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址中二里冈文化早期壕沟与二里头文化晚期城墙的共时关系,提出了郑州大师姑城址既是一座二里头文化晚期城址,又是一座二里冈文化早期城址的新论点。根据后者取代前者的考古实际,结合二里冈早期文化源与流的追溯,论证了郑州大师姑二里同文化早期城址为商汤灭夏前所建韦
“现代图像学”强调“图像”由“艺术”转型为“文化”。巴蜀地区佛教造像研究虽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风格及其渊源等方面,对某些具体造像形式的研究也有涉及,但对宋代菩萨形象从美术学、图像学、艺术人类学等方面进行研究的较少。本书以安岳石窟菩萨群为研究重点,以现代图像学的观点为出发点,观察一个时代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