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与书写》是杰出欧洲中世纪史专家帕特里克·格里的论文选编,所收论文涵盖了他近半个世纪学术生涯的主要方面,涉及族群意识、社会变迁、文化结构、历史记忆、民族主义和基因技术的历史学应用等多个重要领域。 《历史、记忆与书写》旨在向中国读者介绍格里的研究,不仅看他面对遥远的过去时如何提出问题、组织材料并给出解释,更重
《19世纪的俄国:城市化与社会生活》一书由莫斯科大学知名史学家科什曼Л.В.编写,为研究19世纪俄国社会经济状况的经典,该书为微观史学研究的新突破,作者摒弃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探析俄国历史,除研究方法值得深入借鉴外,书中内容更是包罗万象,详细向读者介绍19世纪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书中注重分析常常被忽略的市
《英国史新探:中古英国社会与法》为今年9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第三届中英英国史学术交流研讨会的论文精选,本次会议主题是英国中世纪的遗产及对后来历史发展的影响,双方共有17位学者出席,英方学者中有多位学术权威出席,包括伦敦国王学院的DavidCarpenter、剑桥大学的GeorgeGarnett,爱丁堡大学的HarryDic
《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贪婪、恐惧、英雄主义与比利时的非洲殖民地》19世纪80年代,随着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夺取了刚果河周围的辽阔土地。他在刚果实行种族灭绝式的掠夺、压榨,*终让这一地区的人口下降了1000万。与此同时,他却将自己塑造为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霍赫希尔德写作此书时使用了大量原始资料,
本书为2012年在伦敦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英英国史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精选,反映了英国史研究的学术前沿进展。中英双方学者就英国历史上的工业革命主题展开了精彩论述,如《剑桥世界经济史》主编之一O'Brien关于18世纪中英应对世界贸易体系的比较、爱丁堡大学Zahediah关于英属加勒比殖民地制糖业与英国工业革命的关系等等。收
“地中海史诗三部曲”是英国历史学家罗杰·克劳利创作的关于地中海历史的三部著作的集合,它们分别是《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海洋帝国:地中海大决战》和《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这三本书涵盖的时间达四个世纪之久,从1200到1600年,这是不同文明和互相竞争的各大帝国为了领土、宗教信仰和贸易控制而激烈
《北大德国研究(第六卷)》所收录的文章是关于德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文学、法律等各方面的研究。作者有北京大学各相关院系的教师,以及其他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人民大学等的老师。对于读者较深入地了解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很大帮助。本书的主题为民族与国家,收录了来自中、德、日、韩四国著名的德国研究学者关于德国和东亚各国
金雀花王朝主支的末君理查德二世时代,王冠落入旁支兰开斯特家族之手,此后英格兰大多数王位的转移充满了阴谋与杀戮。兰开斯特王朝亨利六世时代,(红玫瑰)兰开斯特家族与(白玫瑰)约克家族为争夺王座再度展开厮杀,每一顶王冠都沾满鲜血。玫瑰战争的起源与英法百年战争结局导致的外交与内政矛盾紧密关联,它不仅是争夺王位的英格兰内战,也是
本书以俄文古籍档案文献为研究基础,并随文附多张图片和表格,详尽地研究了俄国哥萨克历史文化嬗变,系统地分析了哥萨克在俄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
《帝国、蛮族与封建法》由一篇高质量的长篇主题论文以及多篇不同类型的论文和评论组成,主要研究了大英帝国的日耳曼蛮族起源及其封建制对英帝国构建其自由帝国的支配性影响,从而揭示出大英帝国崛起的特殊历史起源和制度基础,以及这个帝国的本质特征。
由于莫大的勇气和探险家们高超的航海技能,原本贫穷的葡萄牙在一个世纪里主宰了海洋。葡萄牙人发现通往印度的新航道,对抗穆斯林统治者的帝国主义征服战争和对香料贸易的垄断,建立的一个全球性经济体释放了日后塑造世界的全球化力量,彻底扰乱了地中海地区。他们追寻全球的财富也蒙受惨重损失;努力消灭伊斯兰文化并在印度洋建立了基督教帝国…
德意志是一个历史上长期分裂的国家,然而,经过几百年的苦苦奋斗,德意志终于在1871年由普鲁士实现了首次民族大统一。普鲁士顺应潮流,及时推进各项改革,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重商主义,军事上重视国防建设,文化上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思想,大力兴办教育,同时鼓励移民,收容新教徒,由此吸纳外国优秀的人才;通过诸种改革手段,普
本书汇集19篇社会文化史研究领域的全新研究成果,从西方新文化史和社会文化史角度,对婚姻、卫生、慈善、玩具、性恋等主题展开探讨,并总结其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指引此领域研究者的方向。此文集不但展示全新研究成果,而且为研究者搭建一个沟通平台,对社会文化史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大的一场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达2200万平方公里,军人和平民共计伤亡9000余万人。.其中,苏德战场是二战中的西方主战场,苏联在这次战争期间失去了逾2000万人,苏军在击败纳粹德国、赢得二战胜利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一个
本书以详实的材料全面揭示了欧洲社会从古典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历程:希腊、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古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孕育与再生,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奠定了欧洲现代文明的基石。在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社会快速实现了现代化。当然,欧洲文明之路也是荆棘丛生、充满着坎坷与曲折,特别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欧
18世纪正值英国全球霸权盛时,拥有的海外殖民地之多使它得称“日不落帝国”,但经过八年的战争,新生的美国却最终打败了英国。这在当时的英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媒体和民众都在责问谁该为“丢了美国”负责。传统的观点认为这应该归咎于无能的英国领袖和军队将领。但事实并非如此,《谁丢了美国:英国统治者、美国革命与帝国的命运》这本有趣的
《哈布斯堡的灭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奥匈帝国的解体》,哈布斯堡王朝是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巨广的王室,曾统治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其在十七世纪抵御了土耳其人进攻、守护欧洲文明,当拿破仑军队在欧洲无往不利时,哈布斯堡也是抵抗革命势力的中流砥柱。但是在十九世纪的后几十年里,帝国的军力、国力在诸民族
《俄国史新论:从基辅罗斯、莫斯科罗斯到彼得堡罗斯》主要关注古罗斯国家起源与文明、俄国政治制度及其变革以及思想方面的发展,通过对“罗斯”名称的起源与古罗斯国家的形成、俄国的缙绅会议、俄国贵族等级的形成与贵族的“自由和解放”、俄国的官僚制度与官僚阶层等具体问题的专题研究,形成了俄国史研究中的诸多重要的新认识。《俄国史新论: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俄罗斯外交受到空间条件、文化特质、民族精神、东正教、帝国体制等文明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在俄罗斯国家的成长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际关系和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代俄罗斯外交在反思和总结俄罗斯帝国和苏联时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认识,出现了一些新因素,但厚重的历史积淀仍然
本书论述了5-15世纪的英国社会,包括它的封建主义组织,土地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阶级结构,城市制度,商品经济、货币和信用等,从制度史的角度对英国封建社会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本书的特点是能从中国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以英国为典型的西方封建社会各种制度探本追源,指出其所以如此的社会历史基础和学术背景;并且能以中国封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