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年鉴(2017)》从事件到人物、从文化到理论、从作品到审美、从材料到价格、从企业到市场,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地总结了2016年中国玉器行业的全貌。
在全球有70余年历史的员工帮助计划历久弥新对健康组织构建的重要价值,以及对员工高效工作西周“非对扬王休”铭文是指颂扬对象为上级职官、宗君、地方诸侯、贵妇及先辈等的铭文,是西周铜器铭文中一种内容独特且学术价值彰显的特殊铭文,对深化铜器铭文与西周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西周非对王杨休铭文研究》在全面考察迄今所见的商周铜器铭文
金石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从宋代开始,金石学作为一种精深的学问,成为学者们孜孜钻研的学术内容之一。就现在学术研究而言,金石学对历史学、文献学、古文字学、碑刻学、古代汉语、古代音韵、文物学、考古学、艺术等都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作用。本书系对宋代至清末金石类文献(共计93种1368卷,其中宋代20种223卷,元代2种11卷,
《碑志与唐代政治史论稿》收录作者专题论文十一篇,以石刻碑志为中心,对唐代政治史,尤其中晚唐政治史展开系列研究。《碑志与唐代政治史论稿》对《慕容燕国墓志》《李元淳墓志》《杨元卿墓志》《韩孝恭玄堂铭》《梁守谦墓志》《平淮西碑》等均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学术创见,同时还系统考察京西北神策城镇、奉天定难功臣等重要历史问题,考补大量唐
《恰如灯下故人:谛听中国瓷器妙音》:原始青瓷的神秘,东汉六朝青瓷、黑瓷的古朴,隋唐白瓷的精美,宋代青瓷如玉般的釉色,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大气,明清官窑瓷的美轮美奂、民窑器的洒脱和外销陶瓷的奇妙……古陶瓷的世界是多么美妙,无论你是否接触过它,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心仪的一段。在这里,没有丝毫的占有欲,有的只是对历史趣闻的回顾,
本书集十余家博物馆及相关研究院所之精品体育文物、文献,发掘中国古代体育文献与文物,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体育之丰富多彩,更能唤醒民族自信之记忆,追寻传统文化之根源。使读者得以感受中华古代先民之博大精深、绚丽多姿的精神追求,体悟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的内在动力。
本书是在四川博物院在四川省文物局的领导下,借助四川省博物馆学会的平台,发动全省与红军文物相关的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文博单位,动员上百名长期接触红军文物的研究人员,对红军留在各地的遗物、遗址、遗迹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综合史料挖掘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以此继续提炼红色基因。
本书以元明清官窑为母体,对其上装饰的番莲花纹饰进行研究。借助工艺学、图案学、植物学和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研究结果发现,装饰在元明清官窑上的番莲花纹饰,是一种集工匠之想象、皇室制度规范所创作的图案装饰。番莲花纹饰的内容不但丰富且面貌多样,包含了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属性。番莲花纹饰不但蕴含了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等丰富意涵,同时也
寻找先商文化(成汤建国之前的商族考古学文化或文化共同体),是考古学界*富挑战性的课题。豫东地区是学术界寻找先商文化的重要区域,有较丰富的文献基础,历史上曾有多批学者前往豫东考古,但均在寻找先商文化的道路上无功而返。张光直先生一直认为豫东仍然是*有希望找到“先商文化”的地区。凭借其学术执念,继“浊大计划”之后,他于20世
安徽水下考古调查从2008年开始,分为陆上调查和水下调查二个阶段。2008年至2010年为陆上调查阶段,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档案查找、实地走访踏勘,共获取安徽境内水下文化遗存线索47处,基本摸清了安徽境内水下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和水下文物家底。2014年至2016年为水下调查阶段,对太平湖水域、响洪甸水库进行了水下考古仪器
本书是一部关于秦的物质文化史,分为十章,通过大量的考古学资料分别叙述了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都邑、郡县与商业、离宫别馆、军事、交通、陵墓、文化艺术等,既客观地反映秦物质文化的考古成果,也总结了学者们的代表性研究水平,对于研究秦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本书内容包括:大遗址保护利用理念的历史演进与理念创新取向;大遗址文化产业概念内涵及外延的历史演进;大遗址文化产业的现代内涵及外延界定;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结构的确立等。
本书收录作者学术论文三十六篇,依据研究内容,大体可分为文字考释、文句解读;竹简编联、古书校读、古史校考和古器物研究等六个类型。研究材料上至甲从骨文、金文、战国简帛和古玺印,下至秦汉简帛,大体涵盖了作者二十余年来所从事研究工作的基本领域。研究方法上,各篇论文严格遵守将地下出土新材料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
本书是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针对20世纪80年代出土的部分病害严重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实施保护修复过程的详细记载及经验总结。书中所涉及的彩陶主要有马家窑时期、半山时期、马厂时期及辛店文化的器物,总计163件。书中详细介绍了文物考古发掘背景、科学分析检测、保护修复实施过程,并对该时期彩陶的加工工艺作了初步研究。书中附录录入了典
本书内容包含:《刘邦斩蛇起义与西汉的建立》、《西汉梁国——诸侯国的翘楚》、《穿石为藏——永城西汉梁王陵》、《风云际会——河南帝都与帝乡》、《盛世繁华——庄园经济与文化》等。
长江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是是迄今为止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本书以纪年事件的方式,并配以精美出土文物图片和文物保护工地现场照片,记录了长江三峡工程湖北库区1984~2010年文物保护历程。三峡文物保护是一项配合基本建设的典范工程,它以丰硕的保护成果凝聚了三峡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文化强国梦奠定了基础。
本报告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西部考古子课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根据以往在吉县的工作经验,结合地形地貌,对州川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发掘,调查范围为吉县县城以西、黄河以东、东城乡政府以南、柏山寺乡政府以北区域,地处东经110°29′13.4″(JF4)-110°40′36.5″(JQ1),北纬35°59′29″(JM11)-36°
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5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