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爱笑的毛乐乐突然不会笑了。好朋友们为了让她开心,轮番讲幽默故事,轮番做出多种滑稽、搞笑的动作。若是以往,她一定笑得前仰后合,甚至坐在地上。而现在,她不但不笑,一点笑的意思都没有,还说好朋友们幼稚、弱智。
本书讲述:四年级10班“女1号”是个“竞赛狂”。她突发奇想,组成10班“五朵金花组”,向四年级每个班的班长发出了“挑战书”,要挑战每个班最优秀的五名女生。
本书讲述:四年级8班要公开选举女生班长。最可能成为女生班长的米豆豆声明,不参加竟选。这让她的好朋友叶子、陶好、毛乐乐看到了希望。
本书讲述:陶跑变成了“拖拉”男孩儿,创造出两小时写了半个字的“奇迹”。课堂上安静不了两分钟,惹不到别人时惹自己;语文课拿数学书,数学课拿英语书,写作业时总爱把笔“大卸八块”,美其名日“修理修理”,听到一点别的声音总要看一会儿,即使什么都看不到也觉得好玩儿
本书讲述:暑假冒险夏令营组委会招募男生队员,麦小团和他的好朋友们都要参加。为了顺利通过测试,成为正式队员,他们制订了训练计划,每天按照计划刻苦训练。米豆豆和几位女生自愿组成“女神亲友团”支持他们的行动。
本书讲述:插班生熊大胖来自偏远的小山村,虽然他很有上进心,但是他仍然带来许多不良习惯。例如,从不刷牙、拿衣袖擦嘴、手脏了蹭衣襟、乱扔垃圾等。
本书讲述:以麦小团为首为难新来的美女老师的几名同学,被新老师灭了威风,于是开始跟新老师捣乱:上课装睡、故意打呼噜、躲猫猫、夸张地大笑、荒唐造句、搞笑作文、找碰儿抬杠。以叶子为首喜欢新老师的几位同学,同麦小团一伙儿针锋相对:课堂上公开反对,课后向家长告状。
本书收录作者从2014-2018年所写小诗约1300篇,分为北京、中国他地、亚非洲、欧美澳洲、四季、花、美图、孩子、自我、其他十个主题。
诗歌是魅力与影响力的文学形式,但是,中国诗歌史却并非始终充满诗意。诗在唐代被列为科考项目,官方力量以诗赋取士的形式介入艺术创作,干扰了诗歌艺术自身的发展轨迹,改变了诗歌创作者的思维方式。诗意随着原创性的衰退而淡化消失,诗艺则因科场的程式化要求而过分凸显。 传统诗歌研究把重点放在熠熠生辉的著名作家、芬芳美丽的经典作品上
在名家辈出、群星闪烁的唐代,卢仝以仅存百余首的篇目在中国诗史上开山立派,以“卢仝体”著称于世。其原因何在?本书通过对卢仝生平、诗歌内容、“卢仝体”等几方面探讨后认为或可从如下几方面窥其端倪:一是个性独特。突出表现在“卢仝体”的创制上。二是风格多样。他可以写出在中国诗史上堪称最“怪”之《月蚀诗》,也可以写出极平易之《寄男
《康熙时期中朝诗歌交流系年:1662-1681》时间范围以清康熙元年(1662)为上限,康熙二十年(1681)为下限,历时20年,收录《燕行录》作品25种,以康熙时期中朝诗歌交流本事及创作时间为重点考察内容,通过对以使臣为媒介的中朝诗歌交流实况的系统考察,透视清代中朝文化交流风貌。本书所言“朝鲜”,指朝鲜半岛自1392
本书写的是秀才举人、翰院名士和市井细民等故事。作者把民间口语加以提炼,写科举的腐朽黑暗,腐儒及假名士的庸俗可笑,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刻画了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全书对文本进行注释,并对晦涩的字词进行注音,便于读者轻松阅读。
在人生的旅途中,常常会见到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也会遇到很多人,由此而引发出一些故事。常言道:一枝一叶总关情。不管是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鸟、田野风光,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亲人、熟人甚至陌生人,在相遇的那一瞬间,总会触动心中的那根弦,如同是前世约定好了的。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我们生活在一个千姿百态的真实世界里,体会到的是酸甜苦辣人生情
本书以厉鹗为中心,系统地梳理了厉鹗的创作历程和诗学观念,并以时间发展为纵线、地域位移为横线,时空合一,对厉鹗的诗歌活动进行了立体化的考察,还原了厉鹗在康乾诗坛的重要地位。全书针对厉鹗入京入仕的过程、“不谐于俗”的性情、年谱中的舛误、诗学立场的唐宋之争、《宋诗纪事》的体例、创作历程的演变、与寒士诗群的关系、对浙派的影响等
本书展现了公兰谷先生的学术成就,全书分为七个部分:“现当代文学评论”,主要对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品从内容结构、艺术特色、思想内涵等进行了分析;“古代诗词研究”,主要就中国古代著名诗词作者的作品特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诗经学研究”,主要就从汉代至清代的诗经学研究进行描述,梳理了中国古代诗经研究脉络;“文学创作之小说”
本书辑录了作者1988年至2019年的诗歌200多首,分为四辑:“过客”“她是你的肋骨”“秃顶山之恋”和“我希望”,跨越30年。作者用诗,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历程,叙说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承载着自己的所思所想,寄托着自己的理想希望。这种记录与叙说,时间上呈现明显的跳跃,虽不具有编年史般的连续性,却都是现实的生活的,是写“真”
本书是一本中国现代的长篇小说。作者在书稿中,通过几位虚拟的人物,讲述了一个复杂的故事,主人公赵聪原以为自己娶了娘家有钱有势的媳妇,婚后才发现媳妇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而自己偶遇的夏月月,原以为她是与自己偶遇的“对的人”,却发现这个女子背后也非简单。最终,小说中的好的角色坏的角色都得到了自己应有的结局。赵聪的经历,引发了一个
在唐宋词的创作中,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即对前人诗歌的接受。唐宋词人接受前人的诗歌,其数量很多,质量也很高。他们正是在广泛学习借鉴前人作品的基础上,转益多师,以故为新,才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本书主要关注的是唐宋名家词人对前人诗歌的借鉴和化用,兼及文章(以辞赋为主)和词。这些唐宋名家词人有温庭筠、韦庄、李煜、晏殊、欧
本书以文学经典意识为切入点,主要从两条线索对明代诗学展开研究。第一条是诗学发展逻辑线索,研究中国古典诗学发展至明代为何发生了转向,明代诗学在文学经典意识之下如何展开与发展,及在明代诗学发展过程中文学经典意识是如何深化并成熟的;第二条是论争辩难线索,研究明代诗学如何在论争中深入发展及明人文学经典意识的明晰与深化。所以,“
《中国古代文论教学纵横谈》稿首次聚焦高校中文系专业课程“中国古代文论”(或“中国文学批评史”、“古代文学名篇导读”),立足于多年课堂教学实践,选择“纵”与“横”两大维度,分别从教材、课堂、教师、学生等多个层面展开教学研究,以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善课程教学成效、增强学生能力水平,旨在当前教育大变革时代探讨适宜的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