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凯瑟作品的评论中鲜有针对凯瑟的文体和主题广泛而系统的研究。凯瑟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不仅仅在于文学方面的艺术造诣,还在于她的小说所折射出的深沉的情感。凯瑟并不是在作品中说教布道,而是通过丰富的情感来传递道德能量,利用恰当的形式建造一个深沉的情感世界,而情感世界建构的方式与其表达方式相得益彰。
美国文学的精神创伤学研究
《赫斯顿民俗小说研究》选取美国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民俗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以及后殖民批评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小说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分析赫斯顿民俗小说的社会历史文化功能。该著作为读者深入认识赫斯顿这位不凡的黑人女作家提供了解读的钥匙。
本专著从跨文化的研究视角总结爱默生的思想内涵,从文学和文化两个层面审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和美国民族文化精神的实质,并站在宏观的文化功能视角探讨爱默生“世界大同”理想的文化意义以及普世价值的文化内涵对全球化时代文学和文化交往模式的现实启示。研究结论有助于化解多年来学界关于爱默生的思想价值和文学地位等问题存在的各种分歧性观点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以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派系之争为线索,考察20世纪中叶以来有重大影响的印第安批评家、作家及其代表性著述,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张力中把握印第安文学的历史演变。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通过总体研究与个案分
本书从动物研究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生态人文主义的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详尽探讨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深刻挖掘了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动物意象的内涵、作用、价值和意义,对《五号屠场》、《冠军的早餐》、《泰坦的女妖》、《戏法》、《格拉帕格斯群岛》、《玩笑》等小说中所表现的食肉行为
《远山》是美国现代派作家托马斯·沃尔夫的一部杂集,于1941年出版。这部集子收录了作者晚期的一些作品,同时也收录了早年散见于各种刊物的文章。除了几则短篇小说之外,重点收录了标题作品“远山”。从风格上来看,标题小说《远山》和他的几部长篇小说有较大的不同。文中的主人公都来自另一个时代、另一个家族。透过这些风格迥异、题材多样
约翰·卡特与好友鲍威尔一起到西部去淘金,途中遭遇印第安人的袭击,鲍威尔不幸身亡。卡特在印第安人的追击下,被迫进到一个山洞,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他死时逃生。但他却不知不觉飞到了魂牵梦萦的火星。那里有身材高大而丑陋无比的绿色人种,也有爱好和平,与地球人相像的漂亮红色人种。当时出现了群雄割据相互争霸的混乱局面,卡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我想知道为什么、种子、鸡蛋、没有点亮的灯、新英格兰人、来无踪去无影、一个现代派画家的胜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