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分类索引
  • 美术史学十讲
    • 美术史学十讲
    • 徐建融著/2023-8-1/ 上海大学出版社/定价:¥80
    •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本书所讲美术史学,主要是围绕”实践美术史学“展开。作者所谓实践美术史学,是从张彦远、郭熙到董其昌、石涛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一个非学院的传统学派。实践美术史学是传统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其研究目的不是为历史而美术,也不是为其他学科而美术史,而是为了现实的美术而美术史,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美术问题而美术史。

    • ISBN:9787567147287
  • 晋唐美术十讲
    • 晋唐美术十讲
    • 徐建融著/2023-8-1/ 上海大学出版社/定价:¥80
    •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本书十讲包括:一、超越大限——《伏羲女蜗图》论;二、云冈石窟叙录;三、幻想的太阳——龟兹壁画论;四、维摩诘与魏晋风度;五、“六法”的本义和演义;六、从“曹衣出水”到“吴带当风”——民族绘画格式的确立;七、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三题;八、阿斯塔那墓花鸟壁画研究;九、张大千谈敦煌壁画札记;十、君子好色——晋唐与明清仕女画的比较研究。

    • ISBN:9787567147324
  • 国学艺术十讲
    • 国学艺术十讲
    • 徐建融著/2023-8-1/ 上海大学出版社/定价:¥80
    •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国学和西学是人类文明创造的两大高峰,它们有相通的地方,但在根本的性质方面却有着重大的相异。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不可能真正地认识到什么是传统。从事艺术活动,坚守国学的立场,油画可以成为传统;偏离国学的立场,中国画也可以不成为传统。本书从经史文学、书画艺术、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理想理念等诸多方面,系统细致地阐述了徐建融先生关于国学艺术的认识、立场和观点。

    • ISBN:9787567147317
  • 艺术教育与设计思维
    • 艺术教育与设计思维
    • 蔡尚容著/2023-5-1/ 台海出版社/定价:¥72
    • 本书共八章内容,第一章概括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第二章针对创意文字的设计与运用,进行研究与分析;第三章针对创意图形的设计与运用,进行研究与分析;第四章从创意的角度来论述其设计与运用:第五章主要介绍创意编排的设计与运用;第六章针对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不同类型设计的创意方向与产业化进行研究,第七章结合艺术设计学详细介绍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改革;第八章介绍探索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

    • ISBN:9787516835104
  • 东寻西找
    • 东寻西找
    • 邱锋,魏薇著/2023-5-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78
    • 本书以中国近现代艺术发展历程和社会变迁为背景,深入开掘并重新审视吴冠中的人生、艺术思想和艺术作品,凸显他“东寻西找”的艺术理念和追求。本书前半部分从思想史的角度讨论吴冠中艺术思想的形成与特质,并借此展示现代艺术观念在中国20世纪后半期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片段。后半部分利用形式解析方法具体分析吴冠中的画作,同时讨论中国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的问题。这两部分分别对应吴冠中艺术人生的思想与创作,二者密切相关,而“东寻西找”这一艺术特质贯穿始终,外化在他融合中西的艺术风格中,内隐于他现代性的文艺思想里。

    • ISBN:9787522714325
  • 高校美术教育改革与审美能力培养
    • 高校美术教育改革与审美能力培养
    • 凡建秋著/2023-4-1/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定价:¥80
    •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高校美术教育、高校美术教育改革、信息化环境下高校美术教育改革探索、翻转课堂在高校美术教育改革中的应用思考、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 ISBN:9787563980048
  • 世界范围公共艺术最新发展趋势研究
    • 世界范围公共艺术最新发展趋势研究
    • 王鹤 著/2023-4-1/ 人民出版社/定价:¥166
    •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兴艺术形态,发挥着传统上城市地标、环境雕塑的作用,在活跃城市人文氛围、繁荣旅游及文创产业发展方面地位日益重要。国内学者对以美国“百分比艺术”为代表的欧美公共艺术策划理论及其社会学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产生了相当可观的实践成果。2012年公共艺术也进入教育部《本科招生目录》,成为设计学下9个专业之一。但是,公共艺术本身是动态的实践,其形态与边界一直在不断演化与拓展中,这对我们认识以及借鉴公共艺术精髓产生困难。公共艺术又是高度个性化的实践,不同案例之间存在共

    • ISBN:9787010252476
  • 惊奇艺术史
    • 惊奇艺术史
    • (美)珍妮弗·达萨尔(Jennifer Dasal)著/2023-4-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98
    • 《蒙娜丽莎》曾经两度失窃?《救世主》究竟是不是达·芬奇的真迹?凡·高或许死于谋杀?英国画家沃尔特·西克特是“开膛手杰克”?杜尚的《泉》作者可能另有其人?安迪·沃霍尔留下的“时间胶囊”究竟是什么?……在你熟悉的世界名作背后,不仅有艺术家们留下的精彩创作,还有许多使这些名作得以存在和流传的神奇逸闻。北卡罗莱纳艺术博物馆艺术策展人&独立播客作者珍妮弗·达萨尔,讲述画布之下的艺术史里,12个充满悬念且令人惊奇的故事。

    • ISBN:9787522810980
  • 边缘图像:中世纪艺术的边际
    • 边缘图像:中世纪艺术的边际
    • 〔英〕迈克尔·卡米尔;潘桑柔,李军[译]/2023-4-1/ 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88
    • 这是首部从历史和批评的角度探讨中世纪边缘艺术的专著。对中世纪的人们而言,边缘是双关、倒错和转化之地,是社会对立和心理冲突上演的场所。无论是常常出现在祈祷书页边的放肆无礼的丑角,还是教堂外墙上颇具嘲弄意味的滴水兽,都不在约定俗成的中心之内,而是身居边缘地带,孕育着反抗中世纪社会束缚的力量。?? 迈克尔·卡米尔在分析了宗教主题和世俗抄本页面边缘的图像如何掩盖、模仿或以其他方式质疑文本的可靠性之后,深入探讨了修道院、大教堂、宫廷和城市等数种主要的社会空间的边缘地带。通过关注“边缘性”在中世纪文化中的

    • ISBN:9787301334263
  • 流动不居
    • 流动不居
    • 赫塔/2023-3-10/ 重庆大学出版社/定价:¥48
    • 20世纪初,有关“艺术作品是神圣的物品”这一观念遭到了强烈批评,随之而来的结果是艺术作品仅仅被当作“物品”来理解。这是对现实主义的攻击,也是对以博物馆长期以来的保藏任务的攻击。作者认为,这种情况导致了“直接现实主义”的发展:艺术不生产物品,它生产的是不会留存下来的实践(从表演艺术到关系美学)。 在本书中,格罗伊斯探索了互联网时代的艺术。他关注的问题是,当艺术品的命运与其他寻常之物毫无区别的时候,我们如何谈论艺术。作者借用“流变学”的说法,在本书中试图讨论流动着的艺术,以及流动中的艺术产生出的它

    • ISBN:9787568936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