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全部 分类索引
  • 人才评价:理论·技术·制度
    • 人才评价:理论·技术·制度
    • 谢晶/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98
    • 本书由理论篇、技术篇、制度篇三部分组成,共十一章。其中,理论篇主要阐述了人才评价研究中涉及的学理问题,包括人才评价的概念内涵、作用机理、发展脉络、理论基础等内容,分为人才评价概述、人才评价的历史发展、人才评价的理论基础三章;技术篇主要阐述了人才评价方法原理及主要技术手段,分为人才评价的方法论、人才评价的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三章;制度篇围绕我国人才评价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以及专业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相关评价制度展开研究,分为我国人才评价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职称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

    • ISBN:9787522742908
  • 世界一流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研究
    • 世界一流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研究
    • 陆小兵/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168
    • 本书从中外比较的角度对世界一流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考察。具体的研究目标如下:第一,全面考察世界一流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明确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要素构成和作用机制;第二,深入调查世界一流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总结其目标定位、内容架构、培养模式和成效评价;第三,细致分析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发现其基本特征、一般规律、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第四,尝试构建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推进中国大学“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 ISBN:9787522741086
  • 高校辅导员角色研究
    • 高校辅导员角色研究
    • 李智/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79
    •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本书首先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内涵、特征;其次,总结了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发展历程;再次,提炼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提出政治引路者、思想引领者、文化塑造者、道德示范者、事务管理者、心理咨询者、教学创新者、专业研究者为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角色;最后,以实践为指向,从学校、学工部、院系和高校辅导员自身四个角度阐述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培育路径。

    • ISBN:9787522740461
  • 神话、仪式与象征:先秦儒家神道观研究
    • 神话、仪式与象征:先秦儒家神道观研究
    • 刘书惠/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98
    • 先秦儒家论说既以古史传说为渊源,亦萌发理性哲思,它们彼此作用和渗透,最终形成了儒者独特的思想世界。先秦儒家肯定天命与天道,又强调道德因素和人的参与,主张人的活动与宇宙规律合拍共序;在圣王崇拜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兴邦救世之法,以功业意识和道德品质为前提,推动圣王与文化英雄的身份互换和职能叠加;将礼乐从原始仪式中进一步剥离出来,使之与治国、为人、承天、教育融合在一起,形成政治作用与人伦价值兼备的新礼乐;又以龙、凤、麟为典型形象展现头脑中的物象世界,并推动其成为美与力、礼与德的象征;还在宇宙论、人性论及政

    • ISBN:9787522734613
  • 中国新诗的“身体”现代性研究
    • 中国新诗的“身体”现代性研究
    • 李蓉/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118
    • 本书入选第十一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本书以哲学、美学意义上的“身体”概念为视角考察新诗的现代性进程,认为新诗的“现代性”与“身体”有着紧密的关联。新诗的现代性展开也是“身体”的内涵从艺术形式到精神立场在诗歌中全面展开的过程。如果说新诗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和自我修正的过程,“身体”是否在场以及以怎样的方式在场,都通过现代诗学的理论和实践获得了呈现。新诗在发生时期,它在艺术上的自觉归功于现代诗歌感性传统的建立。同时,除了建立新诗感性的传统之外,“身体在场”的精神立场也成为现代诗歌的传统,赋予了新

    • ISBN:9787522741130
  • 公益型环评公众参与研究
    • 公益型环评公众参与研究
    • 楚晨/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88
    • 公益型环评公众参与,是指公众基于环境公益保护而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种制度。这种类型的公众参与是相较于私益型环评公众参与而言的,其中的环评公众参与主体不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限制。环评实践中,建设单位所追求的经济利益与公众所追求的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在建设单位与公众进行私人利益博弈过程中,公众由于参与能力的限制,使得环评公众参与虚假和缺失的现象广泛存在。本研究结合2015年《环境保护法》和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从法律规范和法律实践角度检视我国环评公众参与现

    • ISBN:9787522739359
  • 超越区域生产网络:东亚分工体系重构与中国角色
    • 超越区域生产网络:东亚分工体系重构与中国角色
    • 刘洪钟/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118
    •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引领东亚区域分工体系调整研究”(项目号:18BJL111)的结项成果。本书在全面梳理东亚区域分工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对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东亚新一轮区域分工体系调整的内涵、特点与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国与东亚各国之间的产业联动升级和经济协同发展,并对“一带一路”与东亚区域分工的对接互动进行了讨论。本书通过对中国在东亚区域分工演进中的角色变化分析,提出新一轮区域分工重构进程中中国将实现从“全球组装工厂”向“全球制造中心+世界消费中心”的角色转变。

    • ISBN:9787522740720
  • 城市居家老人数字化媒体服务场景建构
    • 城市居家老人数字化媒体服务场景建构
    • 盖龙涛/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99
    • 本书以建筑学和传播学的交叉融合视角,通过引入“媒介场景”,将物质地点与信息系统作为构成场景的两个维度统筹考量,以“场所→需求→服务”为框架,探究了城市老人对于电视、电脑和手机的使用特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面向宅内空间和社区公共空间,提出了基于家庭媒体和网络化社区媒体的适老交互场景服务模式、组成要素、网络模型、内容构成和实施策略;为老年人建立了虚实融含的精神赡养场景和生活支持服务体系,助推其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交互体验提升。

    • ISBN:9787522735535
  • 高维艺术与智能技术的融合研究
    • 高维艺术与智能技术的融合研究
    • 张岩/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109
    • 《高维艺术与智能技术》从宏观到微观呈现艺术审美价值,开阔艺术研创视野,提升艺术研创的时空维度。引入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从蛋白质绘画、蛋白质音乐等的自动生成为研究切入点,以独特视角和方式,揭示生命科学的艺术呈现方式和手段,提高人们对艺术和科技相互融合、促进发展的深远意义的认识,启发人们对艺术审美需求的更高追求,引发人们欣赏传播创造美的愿望。通过对于高维艺术和智能技术之间关系的阐述,对于未来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本书是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的成果,系探索学科建设的创新及发展中

    • ISBN:9787522740775
  • 地方财政投资支出对房地产的影响研究
    • 地方财政投资支出对房地产的影响研究
    • 王瑞祥/2024-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76
    •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房屋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1998年至今,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十分明显,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支柱产业。过热的房地产投资导致一些房地产企业资不抵债,一些地级市的楼盘建设一半就因为资金问题被搁置,虽然房地产的投机需求有所收敛,但是购房的刚性需求难以抑制。由于房地产作为当代宏观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量地位的削弱,房地产价格高企、居民购置房地产受限,这些不合理的经济现象引发了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研究地方财政投资支出对房地产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现实

    • ISBN:978752274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