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B2 中国哲学】 分类索引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谈·第二辑·儒学转型与中国哲学精神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谈·第二辑·儒学转型与中国哲学精神
    • 宋志明/2022-9-1/ 济南出版社/定价:¥79
    • 本书基于儒学、国学与哲学的关系展开论述,对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价值取向、丰富内涵,儒学转型的内因和走向,儒学的当代价值与海外传播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进而提出坚实论断: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干,培育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儒学已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性的文化资源。 本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谈·第二辑中的一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谈·第二辑落实中央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示精神,在第一辑基础上,邀请多位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名家学者,汇

    • ISBN:9787548849087
  • 先秦古籍选辑释义·二观二玩斋易说
    • 先秦古籍选辑释义·二观二玩斋易说
    • 潘雨廷著/2022-9-1/ 作家出版社/定价:¥60
    • 本书为古典学术、思想研究集。潘雨廷先生乃一代国学大师,随着其作品今年经由张文江先生整理,陆续出版,潘先生的影响日隆。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先秦古籍选辑释义》于先秦典籍中,选择各派梳理整体学术脉络、判断别派思想之文章,加以评释,先秦思想图景清晰可见;《二观二玩斋易说》汇聚论说易道之文,以象数贯通上下,是潘先生的读易心得,也是其读易之大成。

    • ISBN:9787521207514
  • 宋明儒学感应思想研究
    • 宋明儒学感应思想研究
    • 章林著/2022-9-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定价:¥98
    • 本书一方面将宋明儒学感应思想与先秦两汉的感应思想作纵向比较,另一方面将其与西方近代哲学一科学以因果关系为核心的世界图式作横向比较,确立了宋明儒学感应思想的大致坐标。在此基础上对宋明儒学主要思想家的感应思想进行梳理、归类,按照感应思想自身发展的理路,从气之感应、心之感应以及良知感应三个大的方面展开。在以三大板块来对感应思想作“共性”分析的同时,也极力考察不同思想家关于感应思想的“个性”认识,显示感应思想在宋明儒学内部的发展和演变。

    • ISBN:9787522705125
  • 止于至善的诠释:《大学·中庸》
    • 止于至善的诠释:《大学·中庸》
    • 刘成有 著/2022-7-22/ 研究出版社/定价:¥59
    • 《止于至善的诠释:〈大学·中庸〉》是中国古典哲学名著研读书系中的一部。《大学》《中庸》作为儒家经典典籍“四书”中的两部,对南宋以降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学》共十一章,是儒家的入门书籍;《中庸》共三十三章,是儒家思想深邃的论文。本书以《大学》《中庸》原文为纲,在对原文进行注释和和翻译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视角和思维,进行了品鉴。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理解原文的同时,思考古典哲学名著与人生之间的联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ISBN:9787519911072
  • 礼法并举的方略:《荀子》
    • 礼法并举的方略:《荀子》
    • 朱岚/著/2022-7-22/ 研究出版社/定价:¥78
    • 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对《荀子》的研究完成的一部著作,非常有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特别是书中的品鉴部分,将荀子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非常具有指导性。

    • ISBN:9787519911058
  • 金代儒学思想探析
    • 金代儒学思想探析
    • 贾秀云 著/2022-7-1/ 商务印书馆/定价:¥78
    • 金代是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政权,也是与宋代对峙的时代,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其思想文化的构建受宋儒影响颇深,形成了金代的儒学思想。本书全面考察金代的儒学成果,对金代著名的儒士及其作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力求为中国儒学发展史补充一些不该遗失的内容。

    • ISBN:9787100207706
  • 泰州学派研究
    • 泰州学派研究
    • 周群 著/2022-5-1/ 商务印书馆/定价:¥99
    • 该书共九章,系统地疏理了泰州学案序的内在逻辑,考察了泰州学派的历时特点,全面分析了泰州学派盟主及主要成员的思想内涵以及在中国思想史上的独特地位。本书认为,王艮倡学立派的目的在于将儒学从经生的书斋中解放出来,以闾阎百姓易晓的形式,使儒家思想成为百姓自我陶冶精神、成德修为的内在动力。王艮将原本为经生文士所独擅,变而为人人共明共成之学。泰州学派(尤其是前期)主要以庶民为论学对象,决定了其论学的方法多为随机指点,即事明道。泰州学派回到儒学的立教之本,以敦化民俗,启导民众心性自觉,实现自我成德之路,这也是

    • ISBN:9787100208987
  • 朱子学与阳明学:宋明理学纲要
    • 朱子学与阳明学:宋明理学纲要
    • 吴震/2022-5-1/ 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65
    • 本书脱胎于复旦大学新开的一门课程“朱子学与阳明学”,又借鉴了日本“文库本”中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小岛毅《朱子学与阳明学》等的写法,结合思想史与哲学史,用“十讲”的容量,精炼地介绍了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其产生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问题的源流、义理脉络以及大致的发展过程。总体上,本书有如下特点:一、注重思想发展的前后关联,从“近世中国”的思想脉络来审视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将宋明理学的衰落与明清学术嬗变勾连起来。二、谋篇布局上,以问题空间取代个案人物的线性结构方式,打破了一般哲学

    • ISBN:9787301302767
  • 思诚与见独之间
    • 思诚与见独之间
    • 杨立华/2022-5-1/ 北京大学出版社/定价:¥88
    • 本书精选了杨立华教授二十二篇学术论文,内容主要集中于儒家和道家哲学研究。其内在的线索是:理解最高实体在中国哲学史上不同时代的揭示,特别是尝试对天理概念的哲学内涵做具体地、精当地把握。 用儒家、道家这样的固化标签来把握中国哲学的历史展开,往往会错失哲学洞见的内在理致。作为生生之本和价值之源的道体在中国哲学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呈显,其中诚体(思、孟)和独体(庄子)的完整揭示是极具奠基性的。以“思诚与见独之间”为题,标示出作者独特的致思道路。

    • ISBN:9787301319260
  • 道不可离——重新发现《大学》《中庸》本义
    • 道不可离——重新发现《大学》《中庸》本义
    • 付金财/2022-4-1/ 华龄出版社/定价:¥68
    • 中华文明奠基于先秦时代,先秦经典《大学》《中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心的重要载体。因为历史局限性,宋儒对它们的解释背离了初心。引佛入儒,以禅解经。宋明理学颠倒本末,误读《大学》《中庸》,谬种流传,至于今日。重新发现《大学》《中庸》本义,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时不我待。因为初心即本心、正心,返本方能开新,守正方能创新。《大学》《中庸》本为内圣外王、修齐治平之书,终目标是天地位万物育、国治天下平。宋明理学割裂内圣和外王的联系,割裂家和国的联系,其内圣目的是谋取士绅们的宗族幸福,无视国治天下平。

    • ISBN:978751692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