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西亚和北非及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为例,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完善预警系统、提高地区话语权、提出碳强度减排,制定了自主贡献目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开展多项针对性的合作,推动双方互利合作深入发展,坚持共同立场,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本书介绍了揭开雾的神秘面纱——有关雾的基本知识、看似温柔的杀手——雾的危害、人工影响天气的新课题——雾的消除和利用、美轮美奂——雾景资源等内容。
《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全面介绍了中国节气与节日的相关知识。对每一个节气和重要的传统节日,结合史料记载与民间传说,详细梳理了它们的历史背景、民俗习惯、文化渊源等。全书内容全面详实,文风通俗易懂,配以雅致插图与古诗词,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文化读物。
本书旨在提供一种简单易行且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云下地表温度反演算法。书中回顾了基于被动微波地表温度反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了被动微波遥感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详细介绍了本研究中用到的模型和数据。在此基础上设定了两个研究目标:(1)定量分析大气对常用被动微波通道星上亮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大气校正方法;(2)通过不同通道比辐射率间的关系发展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云下地表温度反演算法。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层次科
本书充分体现了“转型”和“创新”的理念,紧扣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后绿色、低碳、高质量复苏的全球大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都是威胁全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瞻前顾后”,统筹当前和长远,将气候行动与疫情防控、经济复苏、社会公平、体面就业、公共健康等紧密结合,实现协同增效。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GATT框架下涉及气候变化的相关条款、WTO框架下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条款、多边贸易体制下应对气候变化存在的问题、多边贸易体制下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
《生态环境科普绘本·翻开科学》系列童书采用翻翻书出版形式,以空气、水和土壤为切入点,使公众,尤其是少年儿童清楚、明确地了解空气、水和土壤对于环境和我们自身健康的重要意义,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深刻了解生态环境部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本系列童书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指导推荐,是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多年研究空气、水和土壤的专家学者参与创作的原创科普图书,定位为有趣、好看的环保科学互动体验绘本书,适合3~10岁儿童阅读(6岁以下亲子共读,
本书共分10章,包括地磁场减弱之谜、地磁场两极会翻转吗、风的动力之谜、台风、龙卷风、热岛现象、雾与霾、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山融化。本书对了解世界各国如何遏制今天气候的变暖,或破解全球变暖应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应对气候变化是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政研中心)的重点学科之一。为积极推动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支撑,政研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末即建立起一支专门从事气候变化谈判、政策研究和管理服务的技术支持队伍,这支队伍是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部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面的核心技术支持力量。自2000年起政研中心即派出骨干参加中国代表团,代表生态环境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部)直接参加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京都议定书》第5、第7、第8条等相关议题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气
《中-英合作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气候风险指标研究》由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和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召集的专家团队负责研究和撰写,是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与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签署的为期两年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研究双边合作协议》的成果。其中的分析主要遵循2015年协议中的大纲,并确定了可用于一致地监测上述三类气候风险的指标。它尤其特别关注高排放情景和社会经济结构和过程中潜在的系统性失败,旨在进行更深入的评估,为支持气候变化决策者的行动和改善公众信息基础提供更坚实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