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哲学研究/光明社科文库》的前四章拟在发展哲学的视域内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予以考察,旨在发现、重估和激活其共同体理论本义与精神内核,并以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生成逻辑、发展逻辑与主体的价值关系来确定和理解每一个时代特定的共同体形式所反映的实践理性、价值取向和“共同体”内涵。《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哲学研究/光明社科文库》的第五、六章重点分析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隐去了“历史的终结”论的喧嚣,以作为一种发展哲学视野的共产主义理想的现实而日益强盛,中华文明广博的包容性映
《哲学与生活》是艾思奇的一部通俗哲学经典,开哲学大众化之一代风气。该书主要收录了艾思奇在上海《读书生活》杂志担任编辑时,为回答读者提问所发表的文章,旨在用通俗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些文章中他从“生活”入手,力图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又用这些道理来指导现实的生活,从而让人们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作者以通俗浅易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对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主要范畴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阐释。写法推陈出新,开时代之风气,使哲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贴近普通民众。本书自出版以来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价值。
本书基于哲学视角分析了异化、物化以及拜物教间的相互机制和问题诟病,同时将其内联于21世纪的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当中。作者进而又从人的本质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向度批判异化、物化和拜物教,着眼于权利和平等的上层建筑理念,*终还原到人本身来透视其应有的恰当存在方式。全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进行有效结合,由此揭露了物的勃勃生机及其对人本身的反噬。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以期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会做人、会做事的好公民。
《张奎良精粹》是《张奎良文集》的集中集,是专门汇集张先生文章的精华,以使读者集中一阅为快为宗旨而编辑的。所以,收入本集的文章面孔不新,都是按时间顺序将张先生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和论点摘编的以及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论文结集而成的。虽然以前分散在各卷中的论文曾经谋面,但是本集把它们捆绑在一起,为读者集中展示张先生文章的精粹,从一个新的视角理解先生,印证他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而殚精竭虑,相信读者能够从更凝练的时空画面了解张先生的人品和学品。
《张奎良文集》全书共十卷,文集为张奎良先生自1982年至今取得的各项成果,包括著作、已发表文章、讲义、生活四个部分,各卷按照年代予以编辑。
《张奎良文集》现在编辑的5卷,收录的是从1980年至2010年30年间的成果。1980年之前的成果,由于编辑主题的原因没有收录。第一卷收录的是1980年至1988年期间公开出版的论文和论著,共计42.3万字。从研究的主题看,主要是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概念和范畴、唯物辩证法尤其是马克思入学和异化理论的研究等内容。第二卷收录的是1989年至1993年期间的研究成果,共计58.3万字,主要内容是关于马克思晚年的东方社会理论以及与此相关的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研究,此外还收
《张奎良文集(第三卷)》收录的是张奎良先生1993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的哲学历程》(以下简称《历程》)一书,《张奎良文集(第三卷)》由导论、正文、后记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五章。在本文集编写过程中,尽可能地按当时出版的原样,收录了全书。之所以考虑这样编辑,第1,该书是张奎良先生早年的代表著作,曾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在学界有较大的影响,为了真实地记录先生的学术生涯和研究思路,所以,原样收录;第二,《历程》一书,本身的逻辑结构是完整的,从马克思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哲学思
《张奎良文集(第四卷)》主要内容包括:试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哲学发展轨迹、面对世纪之交:马克思学说的新征程、马克思晚年学说与邓小平理论的重合点、马克思晚年的设想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