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之间纯粹就只是生产和被生产的关系吗?本书从马克思、阿多诺等人的经典理论以及近年社会学、文化研究的争论入手,阐明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微妙关系。作者系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音乐学部教授,主要教授社会学、文化理论。本书原本为作者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对音乐和社会学两方面都感兴趣的学生写的入门教材,但是出版发行后非常受欢迎,于是对其中内容进行了修订,增补版添加了探讨数字媒体环境、DIY文化、偶像文化等业界近年变化的新篇章,完全可以当作一部流行音乐史来阅读,可作为流行音乐研究的入门书
本书主括音乐教学法发展历史、音乐教学的立意与基本原则、音乐教学的涉及领域与方法运用、国外音乐教学法理论发展与实践、我国当代音乐教学理论发展与体系建设这五部分内容。探讨音乐教学的发展历史,并基于音乐教学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以中西方音乐教育为出发点,分别从西方音乐教学法发展历史和中国音乐教学法发展历行深入讨论和分析。
本书择优选收了西方古典音乐史上二百二十余位作曲家的三千余部名作,将这些作品从易到难分别纳入四大阶梯,以便入门者拾级而上。
作者运用阐释学的原理和方法,从中西比较的学术视野,从哲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多重维度出发,在视域融合的中国古代文艺美学体系中重新对《乐记》进行价值定位,对文本进行多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阐释,多角度阐释和挖掘了《乐记》的重要价值。通过研究《乐记》文化图式礼乐相融的协同性,把握文本的文化图式、天人相谐的和合阐释、乐的生命本体论、艺术发生论、文艺创作论、创美主体论、文艺伦理论等重要美学内涵,揭示了《乐记》鲜活的生命精神、哲学的chaoyue精神、深刻的艺术精神。
本书是集合五十六个民族的歌曲在一起的乐谱集。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与文化,但随着时代发展,流行音乐的兴起,历经百年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对民族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编写此书的目的是给人们留下宝贵的资料的同时,对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让孩子们从小就得到民族歌曲文化教育熏陶,让人们了解各个民族的音乐色彩和灿烂的文化。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绪论、声乐艺术、歌曲创作与器乐创作、音乐教育概论及其历史发展、音乐教育心理、中国民族音乐教育。
本书共七章,包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结构特征和艺术特色、民间歌曲的传承与发展、民间舞蹈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民族乐器的传承与发展等内容。
本书属首次从流域的视野系统全面梳理汉江流域民歌的国家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附加成果,既是一次对汉江民歌的全面审视和盘点,又是一次重点的挖掘、抢救和保护,过滤掉重复、芜杂、破碎,或者太过野性、低级趣味、荒诞不经的,全书所收集的民歌近2000首,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是汉江流域民歌公开出版史上的首次和首位。着眼于历史性、经典性、大众性、本土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标准,本着妇孺皆知、雅俗共赏的流传生态诉求,以乡土乡风、乡情乡音、乡俗乡忆为着重点,全面展现汉江流域民歌世界的原生态,强力唤醒一方土地的古老悠久的历史集
《黎英海音乐理论选集(2)》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将黎英海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学术成果以及他的治学精神进行总结。一方面,宣传了老一代艺术家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为近现代音乐史料工程建设留下一部完整的资料。它不仅满足了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同时还具有探讨人生价值的社会意义。
本书为孙国忠教授学术性写作之外的音乐评论与随笔集,所收入的大部分文章写于近五年,分别发表在《音乐爱好者》《书城》《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刊物上。从这些既具学术底蕴又有鲜明观点的音乐论说中,可见一位学院派音乐学家现场听乐的独特感受和关于古典音乐欣赏及音乐学术的思考。读者还可以从这些音乐会评论中感受到上海这座大都市近年来音乐生活的律动与色彩。这一随笔集的出版不仅有助于广大音乐爱好者鉴赏水平的提升,而且也能为上海的城市音乐文化的历史留下一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