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纳达三部曲》以格拉纳达的陷落这一历史事件为大背景,以祖孙三代由此而改变了的命运为故事线索,通过一些典型人物的命运起伏,试图展示在急剧变化的时代里,个人在民族危亡、信仰存废以及文化断续等重大问题上的挣扎、呐喊和抉择。再现了从1491年西班牙军队进入格拉纳达至17世纪初阿拉伯穆斯林被逐出安达卢西亚这段历史,讲述了居住在格拉纳达的阿拉伯穆斯林平民百姓一家五代的变迁与遭遇,记录了格拉纳达战争后穆斯林遭受的折磨与灾难,并通过重述历史完成对阿拉伯女性命运、民族命运的反思。
《燃烧的坟场》以旅居法国的主人公因婚姻挫败生活失意,逃离回到家乡的所见所遇及所思所想为主线,以*人称讲述了主人公为追随爱情到法国定居,结婚生子后因变故离开妻儿,而后回到祖国家乡,正值人生低谷苦闷彷徨的阶段,又遭遇至爱的母亲因意外摔伤而病故的故事。小说中通过描述在家乡的所遇所见,刻意描画出一群生活艰辛、受压迫束缚、忍耐坚持和努力抗争的小人物形象,展开了一幅生动的摩洛哥城镇小人物百态的多彩画卷,表达出作者对纵使生活遭受苦难,仍用工作、坚韧和无声抵抗来维护尊严的人们的尊重和敬意。
《366封信》是一部书信体小说。366这个数字代表的是主人公麦尔胡姆写给艾斯玛的信件数,麦尔胡姆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化学老师,他与艾斯玛虽仅有一面之缘,但却一见钟情。麦尔胡姆以书信的形式,向对方倾诉了自己对她的爱慕之情,在苦苦找寻对方的旅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离奇曲折的事件,*后寻找未果,选择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告别爱情幻影和不可能实现的梦。麦尔胡姆还在信中穿插讲述了他在平民区的生活,通过他的人生轨迹,读者能了解到苏丹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种种社会乱象。作品揭示了苏丹当时巨大的阶级差异、无法逾越的贫
《迪布宅门》是埃及作家伊扎特卡姆哈维于2010年在贝鲁特文学出版社发表的长篇小说,2012年获纳吉布马哈福兹文学奖,2013年英译本在开罗美国大学出版社出版。故事在一座世外桃源般的埃及村庄拉开帷幕,讲述了一户叫迪布(狼)的人家四代人150年以来的喜怒哀乐,始于从19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发现这座村庄,终于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作者巧妙地将埃及国内的社会变迁和国际局势的风云诡谲折射在主人公一家人的人生际遇之中,把殖民统治、革命、战争等宏大的历史事件天衣无缝地嵌入平凡人物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