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着眼于宏观层面的社会治理体系转变,政府在善治理念引导下向协同共治过渡、管理型政府发展为治理型政府,媒介化社会的到来使媒体和媒介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同时,公众的参政意识和水平不断提高,三者在治理参与的观念与方式上相互接合与嵌入,互联网则为各主体与主体间合作提供了理想平台,新媒体社会治理功能发生工具化到平台化的转向,在这一时代背景中,以近年来备受各界关注的环境问题和出台的相应政策为切入点,具体考察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在微博空间内的传播现状,综合分析网络空间内,政府实现政策新媒体动员、多方实现
本书是一部环境工程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学术专著,由绪论、生活垃圾概述、生活垃圾的治理、生活垃圾的分类、生活垃圾分类的处置方法、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结论与展望等七个章节组成,全书以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与资源化利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的背景、产生量、危害以及当前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迫切性和可能的途径。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方法和制度安排,尤其是通过实际案例如浙江金华和桐庐模式,探讨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经验和模式。
本书基于课题组多年对珠三角等地生活垃圾焚烧厂及其周边环境的跟踪研究成果,从环境风险及人群健康评估、风险管控策略、智慧管理技术应用等方面,系统研究了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存在的环境风险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初步构建了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智慧管理方案,提出相关建议。
谨以此书纪念自己十年转型之路。2012年博士毕业至今,从工科类院校到财经类院校,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到管理学专业的教学,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到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研究,思维方式需要转变,研究范式需要转变,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坎坷不易。心怀家国自不凡,带着这样的坚信与执着,经过漫漫十年的研究积累,最终完成了本部书稿。
本书以城市垃圾风险链条为依托,将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观察放置于垃圾分类、焚烧监督、宣传教育、冲突化解、政策倡导五个治理场域中,从理念(怎么想)、结构(什么样)、话语(怎样说)、行动(如何做)四维度入手,对各场域的政社关系进行剖析,总结得到“调适性协作”“合纵连横”“协作中博弈”“缺席式共治”“选择性聆听”等政社互动形态。在此基础上,以社会组织基本功能为导向,将五个场域进一步凝练为“服务型功能”“表达型功能”“复合型功能”三种类型,用“分类合作”理念对每种类型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特征、问题、原因进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的形成及作用机理。全书共分为8章,其中第1~2章主要归纳了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机理构建基础和主要内涵;第3~8章分别从既有建(构)筑物、既有道路交通、既有综合管网、生态环境、社会稳定和谐、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进行再生机理解析,为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依据。本书可供政府部门、投资机构、城市设计规划和建筑设计等技术人员参考,并可作为普通高校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工程管理等专业的教学用书。
本书包括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部分共分6章,其中第1章探讨了旧工业厂区绿色重构韧性解析的基本内涵和主要框架,第2章系统梳理了旧工业厂区绿色重构韧性解析的相关理论,第3~6章分别从空间韧性、基础设施韧性、生态韧性、社会韧性四方面研究了旧工业厂区绿色重构韧性解析的内容、方法与措施;附录部分以案例形式展示了旧工业厂区韧性重构的探索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