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的一种,主要介绍了绍派伤寒的形成发展过程、特色诊疗技术、代表医家,以及该项目的重要价值、当今传承保护的现状。绍派伤寒是治疗外感病的一种独特诊疗技术。明代张景岳为其滥觞,清代俞根初弘扬景岳学术并确立绍派伤寒,为绍派之鼻祖。绍派名医辈出,所撰医籍多且精,前后涌现出何秀山、何廉臣、曹炳章、徐荣斋等医家,具有用药清灵、治养并重、擅长腹诊、特殊炮制等诊治特色,是浙派中医的重要代表,在中华医药史上独树一帜。
本书试图从历史的角度,以时间为线索,勾勒出中医形成、发展、变化的历史画卷。全书以著名医家、重要医籍、重大医事串联出中医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展示中医的基本特点,展现中医的伟大成就。
本书收录20余篇论文,涉及专题有医学知识、文本阅读、医疗实践、物质文化、商业贸易乃至生活习俗等层面。全书在探讨西医浪潮袭来前后,医学文明在亚洲多个地区之间的传播、交流与互动,并讨论多元医学文明之间的关联性。
本文旨在对当代西方哲学的身体转向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在当代西方哲学的身体转向视域下对未来医学话语的重新建构进行探过,身体在西方暂学发展的历程中,遭遇了被“轻视”、被“禁”以及被“隐匿”的历史命运。随着西方哲学“翻身”运动甚第尘上,身体主体取代意主体逐渐成为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难逆之势,身体已经成为当代暂学舞台上的核心话题,在现象学身体视域下,现代生物医学应突破狭隘的、物化的身体观,以身心一体之身、自足性之身、互体性之身以及作为世界本体的“大身子”为理论基点,在未来医学中构建大生命观、大疾病观、大治疗
本书记录了富马利于18841917年在中国期间生活、行医、翻译西方著作等片段,着重反映了在广州创办女子医学堂及柔济妇孺医院(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经历、在广州行医的种种遭遇等。附录收录了收录了译者从不同的期刊杂志中搜索到的与富马利相关的文献、与原著正文相互印证的图片及清末民国时期有关广州女医学堂的文献等。
本书阐述了张永洛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内容包括:中医是用形象思维表达科学理念的艺术、中医药现代化、临床理论研究、妇产科疾病诊治经验、内科诊治经验。
《语言规划学研究》是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李宇明教授主编的学术期刊,编委均为全国该领域著名专家学者。该期刊主要为国内外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语言生活调查研究、少数民族语文应用研究等方面的重要成果。本期《语言规划学研究》设置了三个栏目,分别为语言生活研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应急语言服务研究,共11篇学术论文。本期文章均为语言规划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对相关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书以关爱人类、关爱生命为立足点,回顾国内外对灾难医学救援伦理问题的讨论,并结合编者自身参与多次突发事件救援的实践,对灾难发生前、灾难发生时和灾难发生后三个阶段存在的医学救援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灾难医学伦理文化提出了新的设想,为灾难医学伦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有医学传播学的定义、医学传播学的特点与研究范围、西医和中医传播学的历史与现状、医学传播学与健康传播学的关系、医学传播学理论基础、医学传播的基本模型、医学科普文章写作、医学科普项目设计、中医药传播、“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发展情况及社会评价、不同环境下的医学传播实践、医学传播新形态等,书末附有实践课内容和要求。
数十个世纪以来,医学领域有着一条至高无上的原则避免过度医疗对患者造成伤害,也就是说,医学为治愈而生,而非为痛苦而生。但是,从人类在数万年前为生存发明原始的医疗手段,至今天不断追求技术飞跃和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医疗从业者是否已经遗忘了治愈这一最基本的目的和理念?本书带读者快速回顾了人类医学发展的进程,从农耕时代的医疗萌芽、古希腊罗马的医学著作、中世纪的东方医学,到启蒙时代的医疗反思,再到21世纪令人炫目的先进技术,医学历经了一次次挑战与变革。立下医者誓言的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发明巴氏消毒法的法国生物